教宗因此表示,“需要相信圣神的行动,因为当教会讲授《圣经》、以教会训导正式诠释《圣经》,以及每个信徒把《圣经》作为自己灵性上的规范时,圣神都不断予以独特的启迪”。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让每个天主教徒都能参与圣祭礼仪。司铎短缺的团体提出,它们需要有人长期留在当地举行弥撒,而不只是巡回而已。
每位幸存者的见证提醒我们,在三重灾难后,需要对未来找到一条新的道路,一条奠基于尊重每个人和自然环境的道路。教宗最后总结道,“在灾难后持续进行的恢复和重建的工作里,众人该当一心一德,心手相连。
教宗指出,这是每个家庭的现实情况。「你们当中有多少夫妻必须在夜晚分工,照顾啼哭不止的孩子。『让妈妈休息』传达出家庭的温柔、婚姻的温柔」。
我们能够而且必须见证,不是只有敌意和冷漠,每个人在天主面前都很宝贵,都蒙受祂的爱。我们彼此之间尚存在的分裂阻碍我们圆满地成为天主之爱的标记。”
随著游行的推进,疫情逐渐出现缓和的迹象,因此每个社区试图让十字苦架停留越久越好。最后,当十字苦架返回圣堂时,瘟疫已全面结束。
每个家庭都有几个中产阶级用的好家具,包括电视机,但是他们沦落到此处,因为他们付不起房租。新的穷人必须离开住屋,因为他们负担不起,所以他们搬来废弃厂房。令他们陷入这种处境的,是经济或金融架构的不公义。
首先,教宗阐明,祈祷的行为「属于每一个人、每个宗教信仰的信徒,或许也属于那些没有任何信仰的人」。它「发自我们内的隐密处」、源自我们的心灵,涵盖了我们的各种能力、情绪、知识和身体。
“我们不能容忍或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及排斥行为视而不见,而要宣称捍卫每个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教宗勉励他们,「务必在每个弟兄姊妹身上『看见上主』,带给众人安慰、希望,以及与天主圣言相遇的机会,让人能把自己生命的船锚固定在圣言上」。圣安多尼出生于里斯本,原本是奥斯定会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