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执事补的头发卷曲,西安景教碑云:存须所以有外行,削顶所以无内情。也就是说景教的教规要求教徒留须、削顶。
佛家也讲究放下、空、无,和耶稣说的放弃一切有什么不同呢?佛教没有神从空无中创造一切的观念,不知道有就是无、一切有形无形都是天主造的,只要有需要就可以求天主帮助。
当我出院时,医院鉴定:双下肢截瘫,截瘫无恢复,出院后需截瘫护理,大、小便功能障碍,反射性膀胱挤压排尿。这一结论,几乎使我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在悲痛欲绝时,是主悄悄地来到我身边,伸出温暖的双手。
贵州省以前有“地无三里平”之称,石沟东山村却是“地无百米平”。就在这样一个又小又陡的小山村,却高高耸立着一座四大间的圣女小德肋撒圣堂!座东朝西,向着法国里修。全村35户人家,132口人,全是天主教友。
再说当地孤寡老人周祖杖,已经80岁了,患有痴呆,家无亲人,无人料理,吃拉在床上,粪便沾满全身,住的地方臭气熏天。
确实,辛苦挣钱给一个无亲无邻的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愿你们能战胜。我的学生再次慷慨出资,我共募得善款10500元。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我告诉他们,这是圣经中的金句,是有权威的、有能力的!
耶稣显现给了他们,并斥责他们的无信与心硬。耶稣斥责了他们之后,他们的反应怎样?福音中没有记载。福音给我们每个读者都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信的是什么?是一些奇迹?是一些动听的话?是某个人?是某个地方?
李小国神父和魏祥权神父带领众教友一起拜苦路,经文选自老版《圣教日课》的14处苦路经,无乐谱、无伴奏,完全用本地方言清唱,很多人感动得泪水涟涟。多名教友反映,很久没这样拜过苦路了,感到很亲切、很感人。
老父收到的献仪,除了教会所需,总不忘穷人,他是“施舍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有难就应帮助。人都会有囊中羞涩,难以启齿的困境,老父有求必应。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很多人都报着侥幸心理,趋利避害,只要不被发现,躲过一次次惩罚,保证了亮眼的业绩,犯犯小错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