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入门圣事。教宗罗马教区的代理主教瓦利尼枢机首先代表教区全体在场人士,即主教、堂区主任司铎、司铎、执事向教宗致词。
耶稣所关心的是祂的门徒是否敞开心灵,能否像圣伯多禄那样,宣认基督是生活的天主子。耶稣继续对门徒说:你们真的想知道关於我以及关於你们的事吗?我与你们订个约会:有个人将被钉在十字架上,将被高高举起。
因为,“对话的态度是在团体内部做基督信徒的方式,正如对待其他信徒和善心人士一样”(《教会在非洲》宗座劝谕,65)。这种对话应该拓展到大公运动的领域,使全体领受了圣洗圣事的人们最终实现基督所教导的合一。
教宗表示,司铎要按照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去生活,在“道德风尚”和行为外表上,都要让人看得出这是一个属于基督的人。
正如菲律宾的《教理讲授指南》指出,众多天主教徒所描绘的基督圣像,就是婴孩耶稣,及受苦的基督。由此看来,这两个形象,正代表着信者对基督的印象。
大家盼望的日期终于来到了,4月2日星期日早晨,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教堂乐队7点30分开始了演奏,赞美的乐声传遍了教堂内外,接待组的姐妹们身着唱经服斜披绶带,井然有序的引导搀扶着陆续来参与布道会的人员,
事实上,他的那努力谋求尊贵而悠久的华夏文明与基督信仰新意之间尽可能和谐的紧张使命中,始终体现了这一点。而基督信仰的新意,是各种社会、任何文化及宗教背景下获得自由及真正更新的酵母”。
九个部是教义部,东方教会部,礼仪圣事部,册封圣人部,万民福音部,圣职部,修会部,公教教育部,主教部。
他们还指出,移民也可以成为传教工作者,把信仰带给不认识基督的人,并与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儒教对话。主教们也对印度遭受暴力迫害,或和黎巴嫩被迫离开家园的基督信徒表达了关怀。
圣周四礼仪后,教友们轮流朝拜圣体,陪伴耶稣;圣周五追忆救主受难仪式中,大家拜苦路、朝拜十字架、默想基督的苦难;复活主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圣堂内鲜花簇簇、欢歌阵阵,教友们用鲜花、歌声分享着基督复活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