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耶稣失去了心”当天要理讲授的标题是“圣嘉禄・富高,在默默无闻的生活中跳跃的仁爱之心”。教宗指出,这位圣人年少时远离天主,他皈依后如此形容自己,说:“我为纳匝肋人耶稣失去了我的心。”
还有一些人,他们专门研究耶稣出生的历史背景,耶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耶稣在历史上的道德影响,耶稣创造的基督文化与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等等。但这就是信仰吗?
教宗透过复活纳因城寡妇独子的福音事迹,讲解耶稣对世人的怜悯,即天父对子女的慈爱。教会因耶稣的慈悲和爱的举动成了母亲,我们每个人都是她的子女。
圣门代表耶稣,祂是善牧,也是羊栈的门。耶稣说:「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到草场」(若十9)。
司铎是耶稣的跟随者,要心甘情愿,忠于基督,实践使命,而不是由于其他原因,不得以选择奉献生活。司铎追求简朴生活。不是衣衫褴褛,但要避免锦衣华服,因为那样不像耶稣,因为那样的司铎,教友不敢接近。
今天是复活期第二主日,今天的福音讲述了耶稣复活八日之后又一次显现给门徒,而其中一个门徒—多默,我们知道他非得在亲眼看见耶稣后才相信耶稣确实复活了。耶稣说: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总是有福的。
关键在于耶稣的母亲,有了他的母亲在场,加纳婚宴就即有“神迹”意义的婚宴?因此,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宴。这几句话,岂不俨然以加纳婚宴好比是耶稣邀请人类的婚宴。
因为耶稣曾治愈过许多病人,甚至还复活过死人。今天,相信耶稣的人仍能得医治,并且在各地都有许多病人得到医治的实例。
当天福音记述,耶稣问法利塞人:安息日许不许治病?他们却无言以对。耶稣遂扶起那人,治好了他。教宗表示,法利塞人虽然在真理面前缄默不语,但在背后论长道短,试图让耶稣跌倒。
主日福音记载,耶稣的一番话引起了犹太人的反感,祂说:我是从天上降下的真正食粮,凡不是天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教宗方济各关於信德的动态作了省思。他表示:这是一种关系:我们每个人与耶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