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介绍后,同学们来到教堂与印度尼西亚华侨、现扬州新东方国际学校的外教李珠香女士一起上了一堂快乐的英语对话课。课堂上融洽而热情的气氛令大家既开心,同时又让同学们感到英语听、说基本功的浅薄。
由“对话与共融医学”学会和意大利天主教圣心大学罗马医学院联合举办的一项会议,于本月十六、十七两日在罗马圣心大学医学院举行,会议主题是《医学上的沟通与人际关系:医学行动的新展望》。
当地教会在堂区、学校医院、宗教间和大公对话方面的工作很活跃。在白冷旅游业的恢复是个积极的现象,不仅如此,在2007年预定的旅游人数超过圣年的情况。
当天下午3点至6点,罗马不同广场将举办具有文化、艺术和灵修性质的“与城市对话”的活动。比如,在圣依纳爵广场,非营利组织“微笑”的志愿者将宣传他们开展的项目,带领……活动。
每一次对话,都像是思想的火花在碰撞,让我们对信仰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团队的凝聚力也在不知不觉间进一步增强,变得坚不可摧。
今晚在场的青年们、信徒和非信徒,你们愿意聚在一起,就如在日常生活中,为探询人生的重要课题而相聚和对话。
这个在不同文化之间丰富的对话,如同我在2001年世界和平日所写的:「建立一个和好世界必须的道路」(n.3)。这样境况的实现,发生在移民与非移民之间,彼此尊重的良好对待之中。
a、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对话(若4:5-42)耶稣在一个位于撒玛黎雅的井旁,和来取水的一位妇人对话中,邀请那位妇人,接受他要给的活水。这活水“将在人心内成为涌到永生的水泉。”
关于本笃十六世,隆巴尔迪神父说,“众所周知,他更是一个神学家,一个文化极渊博的人,思想表达非常清晰而且有条理,希望进行论证,提出的思想具有连贯性,例如,表现在与群众的对话上。
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她作为一名活着的东正教神祕者,与天主教会信理部(教义部)进行了对话,这场对话从2002年持续到2004年,并澄清了该部在1995年的「通告」里所提出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