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不久后将成果丰硕,令我们更加喜乐又简朴」。感谢:「我不断为你们感谢天主。」(弗一16)在感谢时,教宗强调:「圣召不仅是我们的选择,更是对上主白白召叫的回应。」
人们在孩提时代学习这一点:当时,父母亲跟祖父母一起传承这喜乐的习俗,其中蕴藏著富饶的民间灵修。我祈愿这传统永不衰退;相反地,我希望废而不用的圣诞马槽能再次拿出来,重新使用。」
我们正在经验耶稣真好,即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怀着那么喜乐的心一起祈祷真好。那么我们能问问我们自己我们带什么东西回到日常生活中去?我愿意随着我们刚才听到的福音,用三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带什么呢?
来自山西太原小店堂口的张彩娥教友谈到自己的与会感受时,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彼此不分你我,爱在传递,心在交融,带着喜乐而来,载着果实回去,我是有福的,我要高声赞美天主
祈求天主因耶稣的无限功劳,宽恕我们的罪过。主耶稣您为爱我们,以您的体血滋养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度一个新生活,获得新生命,我们感谢您,今天您再度来临到我们心中,恳求您赐我们常学习您牺牲爱人的精神。
只要牵了主的手,今生一定会好走,在此奉献生活年,就让我们携手基督,擂动奋斗的鼓点,踏响前行的足音,放飞希望,不断地拼搏,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创造一片无限美好的奉献的蓝天绿地!
作为此次恢复海星圣母敬礼传统发起人之一的教区主教助理陆钇含表示:我是生长在青龙港的孩子,幼时常听先祖父表达对海星圣母的无限热爱,我家祖上数代前人在海星圣母院建设发展中呕心沥血、倾力相助,今日我有幸见证并参与这一刻
她真是爱心无限!范富强神父肯定地说。退休后的王琳在教区的默默服务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1998年上海献堂会的张雪莲修女接替她和陈良兴医生,她才以八十高龄再次光荣退休。
可是,心灵还会漂泊的,人的心灵蕴藏着无限的愿望和想象力,这样的一个家,最后无非只是一个樊笼而已。否则,为什么家中的厅堂宽敞明亮、食橱冰箱里什么都有,却还是喜欢隔三岔五上茶楼、咖啡馆、酒店?
这片沉重又洁净的面饼就像是耶稣对天下人的浓浓的爱情,承载着他对我们无限的宠爱与柔情,呵护与不渝!如今每个人都为生活而匆匆地忙碌着,可是多少人会想起我们在天上时刻呵护我们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