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教区为终身执事提供更整全的培育,除了加强个人的灵修培育外,亦特别重视教会社会训导的培育,帮助他们除服务教会外,还需要多加关注社会面对的种种问题,以圣职身分发挥在俗面向世界的角色,履行社会服务
第27届阿根廷公教进行会全体大会于8月18日至20日在卢汉市召开﹐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为与会成员发布文告﹐指示公教进行会成员在宣讲福音时﹐要「慷慨无私﹐宽容接纳﹐友爱团结﹐尤其要作信仰之美的分享者」。
慢慢形势好转,修会就开始从望会、初学进行阶段性的培育。1981年8月,我们有了第一批初学生,共7位,82年有18位,以后越来越多。1987年,一班就有29位初学生。
由此,为明年,即主教团指定的牧灵年期间展开献身生活圣召基本教育——初学培育——打下了基础。并已指定将在恩达姆灵修中心进行初学教育培育。
重振司铎培育与教育,将其视为亚洲各国福传之路。
这期学习班由教区牧灵福传与培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正刚神父讲授《天主教教理》卷二,李正刚神父从教理出发,结合牧灵工作为传道员员讲授七件圣事;邀请到了西昌教区圣家修会的段光菊修女讲授《传教学》,段修女从现今的社会环境出发
座谈期间,双方分享交流冀、沪两地各教区在推进我国天主教中国化、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加强教区人才队伍建设和圣召培育工作、推进教务活动和宗教场所规范化管理、落实民主办教等方面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
寒冷的冬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一间特大特宽敞的房子里,身下是一副担架,绿色布面,我心疼他冷,跑去搂他,为他措手取暖,可是不论我怎么哭喊,他却不应声……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信仰
当得知这次培训后,我又带着对信仰的探索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以前我对信仰的认识不深,经常走进信仰的误区,生活中很多事情困惑不解。
是的,基督徒希望死者的复活,信仰的意义在于这种期盼,在这种期盼中,生命将在死亡后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