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文是当初的辛蒙召修士2017年神学院毕业前写的一篇圣召感想。2017年9月,他到河北“信德”实习。2018年4月23日晋铎,之后重返河北“信德”工作至今。
学院功课第一条就是拉丁文:“拉丁为读任何国文(指英、法、德、意)之阶梯,议定急就办法,限二年毕业,首年读拉丁文,次年读何国文,以能译拉丁及任一国之种种文学书为度。”
那时候,我刚刚毕业,棱角分明的性格造就了愤世嫉俗的我,年轻的浮躁与喧嚣的尘世很不协调。对社会的不公平,对社会的不满,时常冲击着我的心灵,加上母亲的去世,让我一度陷入了悲观厌世的困境而不能自拔。
父亲从教会学校毕业后,伙同他的同学开办了两所村学,从此家乡有了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福音要理。两所村学相距10里,星期天又成了聚会点,神父修女定期来下会。
先后参加了信德文化研究所主办的2009年依纳爵灵修讲习班、河北神父1995届同学毕业十年聚会等活动,并回到阔别已久的信德之家,看望了“信德”、进德公益和进德老年之家的同事及老人们。
毕业后,我们改入辅仁大学多玛斯哲学院。1949年北京解放,我们便南下,经香港、澳门,最后来到了菲律宾,参加了马尼拉的若石学院。六年的时间,攻读哲学、神学。
他自豪地称自己是一名乡村理发师的儿子,他毕业于哈尔基神学院,能够接受普世对话的重要新思想,这也归功于他在梵二期间停留在罗马学习的原因,罗马被他定义为第二故乡。
有人似乎是说闲话毕业的,他们每天都在批评别人。但你应看看你自己!我们最好询问自己,是什么促使你去纠正一个兄弟或一个姐妹,我们是否在某种形式上对他的错误有共同的责任。
该书作者曹友臣神父毕业于沈阳天主教神学院,2001年晋铎,师从德国著名旧约专家傅和德神父(P.Dr.HubertVogtOFM)。
从学生时代到毕业、就业、成家这段漫长的岁月中,青年学生们共同祈求的理想终于有了具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