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这两个国家发生巨大改变。帕罗林枢机指出,「这些改变与全球化息息相关」。「传播工具的进步使得我们每个人能同时成为遥远国度事件中的观众和主角。
我们越是想要去看,越是想要实现改变,这种泯灭人性的种族主义就会变得愈加明显。因此,我认为,我们对抗它的第一步骤是拒绝视若无睹的态度,搜集这个议题的讯息,教导我们自己种族主义的成因及后果。
鲁巴托修女于1844年2月14日在意大利都灵的一个城镇诞生,许多年一直以志工身份侍奉天主和服务弟兄,直到1884年她的生命作了重大的改变。
通过今天的读经和福音,我们一起反省如何过好基督徒的生活。(1)瞎子能带路?(2)发现新希望;(3)结出好果实。1、瞎子能带路?“瞎子岂能给瞎子带路?不是两个都跌在坑里吗?”
爱人在外打工,她在村里附近的煤矿上做临时工,加上公公婆婆,一家六口的生活虽说过得不富裕,但也和睦、幸福。
这个向普世传教的使命,应成为教会生活的一个永恒要素。宣讲福音对我们来说,就如同对保禄宗徒一样,是一个首要和迫切的本分。
只有从与改变人生的天主之爱相遇起步,我们才能与祂共融、我们彼此共融;为兄弟姐妹们提供一个可信的见证,从而让人知道我们心中的希望的理由(参见伯前3,15)。
我们总是抱怨生活,把生活当作哀怨的附属品,进入一种灵性的病态。这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墓穴心理,凡事都会终结于墓穴,无望于活著走出去。且让我们听一听关于复活的犀利质问:你们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解禁之后,他们在自己的修道院内部生活中,还是基本静默的。在弗兰西斯生活的圣灵修道院,现在还设有一个静默区,在这个区域内,还是完全禁止开口的。
无辜的主啊,您死的实在冤枉啊……但是佩服之后,我们发现在必要的时候,不要总是留在昨天和历史中,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突破习惯,要从阴影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