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第三个要素具有想象力,教宗指出,教会和世界如今正处於分辨时期,而分辨能力总是藉着上主的临在才得以实现,我们应观看徵兆、仔细关注正在发生的事和人的感受,尤其是穷人的感受。
问:司铎如何能帮助走近告解亭的忏悔者感受到天主的慈悲临在於他的生命中呢?答:司铎首先应仁慈地接纳忏悔者,就如《路加福音》中的慈父接纳荡子那样。
带着满心的失望,临行时,我随口邀请刚认识的他有时间去景县玩儿,没想到他竟当了真。
洗礼结束後,「始终临在」的圣神就把斐理伯带到其它地方;而厄提约丕雅人则「欢欢喜喜地往前行自己的路」。这是教宗提出第三个关键词:喜乐,「基督徒的喜乐」。
开始读经前,神父带领读经小组先吟唱歌曲《赞美主耶稣》,邀请主耶稣——降生的天主圣言的临在,带领大家走进圣言,品味圣言;接着众人将当天分享的圣言章节诵读或默读3遍,然后就感动自己的字句自由地进行分享
如何在我们的家庭、邻里、团体以及工作场所向人们传扬福音,展现天主的临在?如何使那些没有来参与弥撒、祈祷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耶稣基督?如何让还没有接触到天国喜讯的人认识基督的福音?
她不仅在天上,且一直临在于我们中间。以若望为代表的我们都成了圣母的儿女,我可以每天呼唤妈妈千百遍。真的,能叫声妈妈是一种幸福!
科赫枢机在临行前对此表示,圣人的大公运动是双方教会进行对话的美好机会。枢机对《罗马观察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大公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对圣人的敬礼有助於让信友参与对话。
这种生活涵盖工作、临在、友谊和无条件地接纳。对你们而言,不断回到这份与天主同在的最初经验至关重要。天主温和又谦卑地为我们献出自己,为能拯救我们并使我们充满祂的圣爱」。
教宗解释道:基督徒的希望正是从耶稣这种反对人类死亡的态度而获得的:如果说死亡临在於受造界内,但它却是一种损害天主爱的计划的伤痛,救主耶稣愿意治癒它。《福音》记述一个名叫雅依洛的父亲,他的女儿患了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