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9月,修道的庇护神父返回家乡养病;当时没有抗生素,但回到母亲身边,摄取有益健康的食物以後,庇护神父就痊癒了。教宗强调,这就是庇护神父的高尚节操,他从不否定他的故乡、他的根源、他的家庭。
就这个使命来说,教会内所有神职人员、修道者、平信徒都责无旁贷。此外,教会明认司铎就是推动地区教会的力量!当司铎愿意率领羊群前行,整个教会也就随着向前迈进。不然,普世教会的使命便会难以履行于世。
许多神父一起回忆了当初修道时刘主教出任院长时的情形,对主教在灵修及生活方面的呵护和关怀至今仍感怀于心。
他呼吁教友重视教堂存在,应经常去教堂举办灵修活动,让这种「空」教堂再度「复活」,自然地增加修道圣召,届时派驻神父就容易得多。
一个独身修道者应是能爱人的人。而真正度独身贞洁愿,会使人的情绪导向宽宏大量,使人更真实,更自由,也更有交付生命的能量。(未完待续)转载自墨斗鱼的世界的空间
对被培育者应该是全人的培育,身心灵整合的培育,使之成为能有自控能力的献身修道者。与会者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赞赏的同时,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1936年到绥远教区二十四顷地小修院修道;1945年在绥远神哲学院读神哲学;1950年8月19日在北京辅仁大学学习期间晋升铎品。1951年后土右旗善岱天主堂和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三股天主堂任本堂。
2006年在宗怀德主教的关心与支持下,他走上了修道之路,并在高陵完成了高中学业,2009年入西安备修院,2010年入北京全国修院,2018年9月26日晋升执事,令人欣慰和荣幸的是:这位百岁的世纪老人&mdash
他们甚至在一年多前,已经准备好修道生活。但目前他们都在学习天主教的基本知识。这些人受洗的原因有多种:有的人已经听说过基督教,所以一直很好奇;有的人是因为有亲朋好友是天主信徒。
值得注意的是,奥林达和她的女性同伴在青春期曾经渴望修道,后来出于不同原因没能实现这个梦想。尽管如此,她们心中始终怀有方济各灵修,期盼散发出福音的芳香,扶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