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的人默观周遭事物的奥秘,看见繁星点点的夜空,天文学如今向我们展现出它的浩瀚无垠。祈祷的人也思索著,在这如此宏伟壮观的化工背后,该有怎样的爱的计划!」这种默观引领祈祷的人不禁自问:「人类算什么?」
电影是当代的媒体,与生活极为贴近。看电影是默观的行动,是相遇,心灵深处与默观的对象相遇,会形塑我们的生命。透过电影,可以纪录事件、讲述故事、触动共鸣、引发反省,甚至促成转变和心灵成长。
曾几何时,圣经离我们普通教友的信仰生活很远,中文圣书也少之又少,再加之弥撒用拉丁文举行,教友所能得到的信仰知识除了要求背诵的薄薄的《要理问答》,以及神父弥撒中有限的讲道,似乎只剩下老辈儿口传的一些正确不正确的内容了
教宗然后指出,教区神父应该是一位默观者,即使他与隐修士的默观方式有所不同。神父应该默观,要拥有默观能力,无论是对天主还是对人。
除积极主动地参与弥撒圣祭和唱经班的活动外,她又热情地参与了郝家沟、付村等地的福传工作,成为了教会大家庭中真正的主人翁,全身心地投入到信仰生活中。
宗5:12-16;咏118:2-4,22-27;默1:9-19;若20:19-31复活节的喜悦就是我们人与复活的主耶稣基督相遇了。
他一边比划一边描述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的一位神父:很有学问,会多种外语,为人十分诚实,严格地自律,受人信任。他说,最有意思的是神父的上衣有两个口袋,一边口袋放的是他个人的钱,另一边口袋放的是教堂的钱。
我注意到的第二个层面是深切召唤人度默观生活,也就是崇拜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赶时间的时代,一切都要“快”,如“快餐”等等。
一觉醒来是复活,生命诞生是复活,走出自我是复活,重新得力是复活;盲人看见是复活,瘫子行走是复活,囚犯得赦是复活,奴隶自由是复活;跌倒爬起是复活,病得治愈是复活,弃暗投明是复活,悔改新生是复活;万物总是在更新,生活处处是复活
耶稣说:“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我们可以加上一句:人生活不只是为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