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6:24)耶稣从这个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的比喻中向我们阐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人不能事奉二主”。他称另一个主为财神,因为人很容易受到它的奴役。
这话不算错误,可,主耶稣也明言:“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路16:13)可见金钱对人的诱惑大得是可以抗衡信仰的。
他没有恼羞成怒,而是主动上前认罪,当着耶稣的面表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并诚恳地推出对自己的清算方案:主,我把我钱财的一半施舍给穷人,还保证对那些被他欺压讹诈过的人以四倍的赔偿。
其实,主对他的要求是,舍弃一切,并非仅仅是物质钱财,拥有物等等,也更包括了精神方面的:他所愿意得到的和不愿接受的各样的追求和想法等。主要求他达到空的境界。
自私自利、不择手段诈骗钱财、只要我发财不管他人死活、得陇望蜀欲壑难填,就是罪性所带来的一些表现。因此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等坏事泛滥成灾。
此时,短短三个月内家里出了很多事:一个堂妹忽然从二楼摔死,二姐做手术,姐夫腰骨折了,舅舅去世……这一系列的变故让我忽然明白了:我只知道积累地上的钱财,却忽略了天国的宝藏,你要我去挣天国的财宝
至于徐光启的钱财去向,我们在众多的文献中可以找到答案。根据邓恩考证,他的收入只够维持他自己和他家人的生活。皇上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赐给他的奖励,他都用来做了善事。
六、爱家爱友:对生活满意与否,其实与钱财、头衔、甚至健康关系不大。最重要的因素是坚固的人际关系。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在朋友与亲人身上。七、照顾身体:睡眠充足、运动、伸展四肢、笑口常开都可暂时改善心情。
我们刚才在堂里说瞻礼的捐款多了,但我们多数人捐献的是自己有余的钱财,相比起郝师傅一家奉献来说,我们有差距啊。
死亡会结束人间的友谊,就如约纳堂的早逝令达味悲痛不已(撒下1:1-27),不同的因素成为友情的考验,如流言(箴16:28),怨恨嫉妒(训4:4;箴17:9),灾病(雅38:11),钱财(箴6: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