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十字架在纷扰的世事中并非静止不动,有如往事的记忆,或是单纯的象徵物;反之,十字架是正在进行的现实,活跃且在运作中」。
比如食物、洗衣粉、洗洁精等物都是我们会员无私奉献的。今天带来的有棉袄、棉大衣、棉裤等过冬之物,都是我们从自家献出来的。在这寒风刺骨的天气,我们顶着寒风,把温暖送给这些孤独弱小的兄弟姐妹。
要命的是,车上装有神父委托她发放的“信德”及其他圣物;更要命的是还装有几个村的教友为建堂捐的两万多块钱,全是大家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但要注意的是老人们应时刻随身带着苦像、十字架、圣牌等神父祝圣过的圣物也可得部分大赦(《特别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在病人看似死亡时,不要放弃在他们耳边提醒告解、发痛悔、吻圣物或把念珠放在手心里。
“这艘船是我们教会和我们所有人的象征:代表我们的恐惧,但也代表我们的希望。”梵蒂冈博物馆馆长芭芭拉·亚塔(BarbaraJatta)这样描述现在永久陈列在梵蒂冈博物馆入口处的伯多禄之船。
圣奥斯定曾把这象征基督的蜡烛比作旧约时代在旷野里为以民引路的云柱或火柱,“上主白天在云柱里给他们领路,夜间在火柱里光照他们。”
其传统的意义:象征基督真光来照耀那“坐在黑暗与死亡阴影下的人群”(路一.79)。花圈本身象征“时期已满”时基督就来到了人间,也象征天主的永恒存在与无始无终;常青树象征永生与天主的不变性。
梵蒂冈城和刚道尔夫堡的教宗代理及伯多禄大殿总管枢机身着红色嘎巴为身着红色祭衣的先教宗本笃十六世的遗体撒圣水(2005年)人们在身着红色祭衣的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遗体前祈祷(2005年)当时的拉辛格枢机(日后的教宗本笃十六世)与众枢机身着红色祭衣为新亡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的灵柩献香新亡教宗着红色祭衣的缘起象征首任教宗伯多禄为效法其被钉的老师基督
(三)光的庆节光明是喜乐的象征。复活期是教会喜乐洋溢的时期:因为人类因耶稣的死而复生得到了救赎。这种喜乐源自复活前夕之夜。
谦诚认罪及悔改最好的方式,就是办一妥当告解,真心实意和天主、他人、自己的良心以及受造之物合好,痛改前非,并以具体的行动补偿已往的过犯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