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批评不含恶意,它就能帮助我们成长。不过,某些秉持严格主义思想的人,则是把自己的不满隐藏在他的盔甲内。教宗表明,教会责在传扬福音,教会是耶稣基督的工程;教会的发展是凭着她的魅力,而非劝人改变宗教。
耶稣多次使用虚伪来批评法学士,因为他们给人看一套,心里想一套。教宗解释说:虚伪不是耶稣的语言。虚伪不是基督徒的语言。一个基督徒不应该是虚伪的,一个虚伪的人也不是基督徒。这点显而易见。
看到很多人的投入和勇气,他们常批评缺乏资源,但仍坚持,只为让旧建筑重生。
後者是另一回事:一个爱批评的判官难以取悦,他什麽都不喜欢,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这种人不是先知。先知是个祈祷的人,他仰望天主,注视子民,在子民犯错时感到痛苦、落泪。
萨科枢机最后说,「即使如此,这些错误也不应该遭受如此激烈的批评,甚至严重影响到信徒与教会之间的关系。[…]这是教宗方济各反复强调并要求我们所有主教做到的一点」。
此刻,宗教事业局虽然没有分行,职员仅有一百多人,但它今天触及112个国家,涵盖了在地缘政治上饱受批评,缺乏可靠及有效金融服务的地区。在这种地方,宗教事业局是当地修会团体唯一的咨询对象。
在安提约基雅,“伯多禄起先与外邦人归化的基督徒同席而没有丝毫困难,但几个受割损的基督徒从耶路撒冷一来到该城,他就不再这么做了,怕招致他们的批评”。
因此,神学必须“善用其它知识发展出的新范畴,以独创性和批评意识进入和传播信仰的真理,以今日的言词传授耶稣的训诲”。
同时想起一个从电视讲座里听来的故事:一家男主人在公司里受到了老板的批评,感到冤枉委屈却还得忍着,回家后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终于找了个借口冲妻子发了火。
他相信大多数触礁的婚姻一般有四个基本的阶段:批评指责、轻蔑互贬、各自防御,和相互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