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礼仪中的信仰话语
2002-05-20

改为本地语言的目的就是为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但同时这为主礼者也是一个挑战——要向教友们解释要庆祝的礼仪的意义。可是,如果没有在礼仪中与神相遇的经验,没有对基督奥迹的生活领悟,又怎能向教友们解释呢?

普世教会信德年荟萃(一)
2012-10-12

华盛顿:十种过信德年的方法1、参与弥撒:信德年的目的要推动个人与基督的相遇,弥撒中的圣言、信经、祈祷文、圣乐和讲道、领受圣体都是与主相遇的捷径。

得与舍的智慧
2024-10-11

(谷10:17-30)永生是每个人内心的原始渴望,也是人存在的唯一终极性的目的。在天主造人的最初,已经将“永生的渴望”根植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神修辅导
2004-09-26

在修德成圣的道路上,为能妥善地前进,特别需要有人领导———有德行又有神修经验的人作神师指导自己,其目的是寻求神修生活的进步。

交谈技巧:灵修交谈及流程
2024-08-10

——路24:13-15(并聆听他们的分享……)积极的聆听积极聆听的目的是去了解对方,他或她是谁表达我正在聆听(例如: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像点头或眼神的接触)试着去了解他人所说的(无论我是否同意)需要耐心

衡水:景县教区“力行节俭”文告
2015-01-28

此外,教会的一些礼仪庆祝,在一些方面,也没能体现礼仪的高贵的节俭(礼仪宪章30),搀杂了某些成分,致使我们现代人看不清圣事及圣仪的本质和目的(礼仪宪章62),也有必要依照礼仪的精神进行修正和改变。

春节是福传好机会
2011-03-11

……所以信仰是出于报道,报道是出于基督的命令。而现代人却厌于听人讲话,甚而无动于衷。所以面对事实我们应结合利用一些现代方法,来传播福音的喜讯。

教宗方济各2024年1月31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02-06

如果一个人从不生气,如果一个人对不公正感不到愤慨,如果他在弱者受压迫时不感到内心怒火中烧,那就意味着这个人不是人,更不是一个基督徒。有一种神圣的怒火,这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内在的动机,一种神圣的愤慨。

教宗:保护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
2013-07-18

英格兰和威尔士主教团、爱尔兰主教团的两份公告解释说,举办生命日的目的是促进同情和关注的氛围,从而支持生命,即使在个人处境最艰难的时刻,因为所有人都应该用人的温柔和热忱去关爱生命,一如布宜诺斯艾利斯当时的总主教贝尔格里奥所说的

教友自然是宗徒
2005-12-09

所谓“传教的”教友,便是说“致力于传播真正信仰,并采取一切有效方法,以达成此目的。”教宗庇护十二世简直说:“教友自然就是宗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