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不能是自己创造的,教宗强调:真正的神学必然要从与复活的基督相会开始,因为没有任何神学体系不必沉浸在天主圣爱中而得以存在。
他与三名男子一起,被一群印度教激进的「奶牛保护者」杀害,因为他们怀疑拉克拉屠杀了被印度教视为神圣的牛。
在这层意义上,教会与国家之间进行成熟和独立的合作仍是一项继续不断的挑战,因为彼此勾结的危险从未远离我们,如果我们丧失‘福音的活力’,这个危险就会更大”。
在谈到亡羊的比喻时,教宗解释说:“祂真的关心你,即使你还不认识祂爱的美好、还没有把耶稣放在你生活的中心、还不能克服你的罪过以及也许因为你生活中所遭遇的可憎之事而不相信天主的爱。”
因为圣神与他们同在。我们也如此:如果我们心中有圣神,我们就会奋勇向前,就有在许多的争斗中获胜的勇气。这胜利并非因著我们,而是因著与我们同在的圣神。”
教宗强调,天主教会在这一年中积极推动与犹太教徒的关系并为基督徒的合一祈祷,圣言主日在这个背景下设立“并非纯属时间上的巧合:举行天主圣言主日表达一种大公运动的价值,因为《圣经》给那些聆听的人指出达至真正与稳固合一应走的道路
教宗指出,天主在救恩史上总是施予怜悯,因为怜悯已铭刻在天父的心中。天主对子民的爱总是充满著怜悯,在祂与子民的盟约关系中,凡是怜悯的行为都来自天主,而人似乎总是缺乏和远离怜悯。天主对子民说:“厄弗辣因!
作者艾夫赖格在接受本新闻网的采访时表示,写这本书并不容易,因为这位教宗的宗座职务在动态中。这本书尝试辨别出在教宗宗座职务背后的行动,目前的最重要事务和被认为是未来的最重要事务。
「天主对约伯的生活型态感到满意」,魔鬼却挑拨离间说:这是因为约伯没有遭遇考验的缘故。接著,「魔鬼夺走了约伯的财富和健康,但约伯从未远离天主。而魔鬼的作为始终是赶尽杀绝。
教宗接著提到当天福音中的第二个重点:“光明来到了世界,世人却爱黑暗甚于光明,因为他们的行为是邪恶的”(若三19)。教宗指出,许多时候我们无法在光明中生活,因为已经习惯活在黑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