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绝对化是肉欲的,是人的堕落,没有抵达自由。放荡不是自由,而是自由的失败。教宗以圣保禄的书信解释自由说,自由是在自相矛盾的服侍行动中实现的,如果我们彼此以爱德服侍,我们就成了自由的人。
孟主教在人的培育与培育的人的分享中指出:人是受造的,但人才是塑造的,人要不断的追求善,那善的本源即是天主。几位年长的神父分享了20年来的牧灵经验;修女们分享了教区圣母七苦传教修女会的历史、现状及挑战。
通过学习圣经“耶稣在撒玛利亚人中间”(若4:1-30)及“若望和雅各伯的母亲的请求”(玛20:20-28)等,使大家明了人不当只靠水活着,而是要靠主的恩宠和那“在人心中成为涌到永生的泉水”(若4:14)
人类隐藏的骄傲和虚荣耶稣说的如同一个小孩子,不是指人的外表或心智方面特征的改变,更多是指我们认知的进一步跨越。
保禄被称为外邦人的宗徒,正是因为他努力向外教人宣讲。福音的内涵就是生存的好消息,是人人渴望的喜讯。
这二个圣神的能力要素﹐为基督徒就像人的肺叶需要氧气。本笃十六世说:「生物生命必须靠空气生存﹐人的精神生命也靠圣神生存。
五传:人是受造物,人有灵魂、良心、尊严、自尊和自由意志(自由之权)涵括为人性;灵魂是有始无终、不死不灭、永远常在的神体,源自天主;人有原罪,决定肉身必死;受三仇(魔鬼、肉身、世俗)的诱惑,人常犯罪玷污灵魂
人生在世,由于人与人贫富不均,逐步形成了一种仇富心理,有些人甚至因自己事业平平,生活受创,经常失去理智,动辄口出恶语,以恶报恶,在为人处事中丧失良知,失去基本做人的道德底线,诅咒人、挖苦人的言语常常挂在嘴边
因此,慢慢地,他们向希腊人,向外邦人也打开了门。这事传到耶路撒冷后,巴尔纳伯便被派往安提约基雅去视察。结果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有许多人归附了主。
(谷1:14-20)这既是一个新的福音,也是人更新生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