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大公会议在“阅读圣经的劝语”章节中这样告诫我们:劝告所有的基督信徒,要藉多读圣经,去学习“耶稣基督高超的知识。”(斐3:8)欣然去接近圣经,要记住!
教宗指出:从牧灵方面看,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和后来的教会训导文献都明显指出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教导未来的司铎认识教会的真正共融,因为在基督信徒团体中,任何职务和神恩都应该为教会的圆满共融服务。
二、传承: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在他致厄弗所人书中说:“我们的天主,耶稣基督降生于玛利亚”在公元第五世纪时,教会为了针对奈斯多略异端,在厄弗所召开了一次大公会议(公元431年)这次会议中,隆重宣布了圣母为天主之母的信理
教会传播福音的使命是从上主仁慈的启示中找到启发和目标的,而基督信徒大公合一的对话不能以人的智慧或精明的权宜策略为基础,但只能不断地以天主交付给教会的原始圣言为依据。
这不是别的,而是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于1965年即将结束之际,参会的四十多位主教聚集在这墓窟中,不但举行了感恩圣祭,同时也按照他们对梵二精神的理解,共同签署了一个被他们称作是《墓窟公约》TheCatacombs
不仅如此,殉道者来自不同传统的基督信仰,成为“基督信徒合一的种子,因为他们以鲜血表达了信仰一致的大公教会精神”(诏书20)。教宗方济各深切渴望在禧年中举行一项大公合一的活动,以纪念古今所有的殉道者。
要过健全的灵修生活,唯信主义和道德行动主义,两者都必须避免。基督信徒的生活在于不断攀登山峰,去会见天主,为能带着从天主那里所汲取的爱与力量下山,好能以天主自己的爱来服事我们的弟兄姊妹。
相对主义的基础是“物质主义的无神论”,生活中的表现则是只有物质,没有精神,只有身体,没有灵魂。相对主义的具体表现为,“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相对主义的口号是:要一分为二地看!
他存在于一个使徒团之中,他和其他神父并肩共处,共同建树大公的教会。在这封信中我切愿,也通过追忆我自己的修道院生涯,着重描摹出几点为陶成旅程甚为重要的几个思想。
在我看来,奥斯定能为今日大公对话作的贡献,尤其巨大,而且果断。奥斯定确实能打下基础,使基督信徒彼此合一的进程得以加速。此外,感恩圣事这重大主题与盎博罗削和基督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