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在世青节期间,耶稣愿意进入我们的家;祂将看到我们的担忧、我们的忙碌,就像玛尔大那样;祂将等待我们像玛利亚那样聆听祂。愿我们在身处重重事务之时,仍能有勇气把自己托付于耶稣。
在聆听圣言的时候,我们进行个人分辨的最普通的办法就是良心省察。不过,良心省察不该只为办告解作准备,也应成为一种持久的能力,接受天主的光照,任由天主‘细察’我们的内心深处。
因此,教会应聚集在圣神的领导下,每个成员在教会内要注意聆听圣神的声音,把各自领受的圣神恩典放在一起,好能实现这共同行走的使命。
在我们刚才聆听的《罗马人书》中它们被引述了两次:第一次论及圣经,然後是天主本身。它们最深刻、最真实的意义是什麽呢?这两种态度,坚忍和安慰,如何能让我们明辨希望的现实呢?
这首歌是为庆祝西安教区圣方济各主教座堂建堂300周年创作,是歌词深深拨动心弦、打动人心,亦是对圣堂的深爱挚爱之情,每一次聆听,都会令人情不自禁潸然落泪。
教宗说,聆听他们的事迹,令我感动地甚至流下眼泪,但这是悲喜交加的泪水。在他们的圣髑面前,天主子民强烈感受到自己的身分,为诸多的受害者而悲痛,为天主的慈悲而喜悦。
进入圣堂目的就是和天主说话,聆听天主的话语,很多时候我总忍不住和别人说这说那。洗者若翰曾宣告说,比我更有力量的,要在我以后来,我连俯身解他的鞋带也不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是谁?竟把上主,晾在了一边。
关于这个问题,教宗表示:我们只能注视、聆听、忍受和哭泣,只有天主才能给出答案。门徒们问耶稣一个孩子生来瞎眼是谁的错时,耶稣回答说: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九1-3)。
教宗表示,司铎蒙召谦卑地聆听天主的旨意,因为在举行忏悔礼仪时,他不是主人,而是施行者,是仆人。因此,在告解亭内,司铎应当怀着耶稣的态度面对我们的罪过,这态度不是威胁,而是慈祥地召唤,给予罪人信心。
同时在对待学生方面,不再想方设法去改变他们,而是学会聆听以及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