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一生当中,难以忘怀的圣诞之夜。 那是在2003年,我领洗一年后过的第二次圣诞佳节。 2002年12月7日,是我生命中的一次生命革新,是天主圣神的神恩降临于我的大喜之日。
生活的忙碌与平凡让我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偶尔从书本中抬起头来,才蓦然发现日历已翻到了十二月,新一年的圣诞节又要到了。每年这个时候,精美的圣诞卡片便载着四面八方的祝福铺天盖地而来。
而那些在现场吹吹打打的,为亡者播放哀乐的,以及那些搭建灵棚出租台桌的都有一定的收入或租金。是啊,在世俗人看来,这些基督徒真傻。但作为基督徒,我们为亡者祈祷是教会的要求,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从小我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是他们把我一手养大,可能在一起的时间长,所以我和他们的感情非常的深。爷爷去世三个多月了,对于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经历家人去世的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解释了天主十诫最后两条诫命:不可贪恋你近人的妻子,以及属于你近人的一切事物。(申五21)教宗强调,圣经的法律不是叫人欺骗自己,以为在字面上的服从就能引向一种人为的救赎。
那时,我的表弟妹还没有出生,二舅妈忙了地里忙家里,眼睛不好使的外婆有我做伴,如获至宝,倍加爱护。每当我陪她陪腻了的时候,外婆就在院子里,大声呼叫隔壁的小姨(母亲堂妹)来领我玩。
念经前,教宗说,在玛利亚的慈母注视下,我们每个人将自己的焦虑和痛苦托付于圣母。
在这篇追悼词中,本笃十六世是这样提及迈斯纳枢机的:在最后一次与这位已回归天乡的枢机主教的对话中,使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找到了超脱的喜悦,内心的喜乐和对天主的坚信不移。
当然,我们也会常常忘记我们的身份和使命,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被周围的主流媒体和大众生活方式所影响而加入和别人的对比、竞赛中,那样,我们基督徒的喜乐就会被外在装饰的喜乐所淹没。
那个年代我们村教堂被充公,作为大队编筐创收的场所。记得我参与的第一台弥撒是在大队的打谷场,神父做弥撒用拉丁文,我不明其意,在懵懂中感受着信仰。邻村的洞儿沟很有名气,是圣母显过圣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