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黎巴嫩新电影《诺哈德·阿尔·查米:信仰的标志》备受瞩目,它将观众带入一段深刻的个人和精神之旅,让人们有机会见证现代的治愈故事。
下山后我们又朝拜了洞儿沟圣堂,参观了亚松达修女的故居,就如神父讲的朝圣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主也开启了大家的心灵眼目,让我们满载主恩喜乐的生活吧!
他的灵性生命不断地成长。对于伤病摧残和生活磨难也多了几分淡定与从容。从此,他不再抱怨、不发牢骚,甘心接纳天主所给的一切。
2001年,刚成为司铎的王神父被派遣到抚顺堂区作副本堂,当时的他,福传、牧灵心火旺,为了体现神父的价值,也为给教友的灵性生命输送营养,凭着年轻气盛,他经常超负荷工作,行圣事、讲道、下会、探望教友,忙得不可开交
一般教友都惯称司铎为「神父」,因为他们协助主教照顾教友们灵性的生活和需要。为能妥善照顾教友们的灵性生活和需要,以及广传福音,使更多的教外人接受福音,受洗成为天主的子女,主教和神父们必须衷诚合作。
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友的灵性生命不断地得到滋养和成长。后来外地来这里工作和做生意的教友逐渐增多,祈祷所的人慢慢地越来越多,今天这个祈祷所已经扩建成一座大教堂,教友也发展到了1000多人。
不过,又听说,这位绝症老人非常坚强乐观,在宝岛开始了生命告别之旅,台湾众多学校、宗教、监狱和公益慈善机构都留下这位绝症高龄老人的足迹及其音容笑貌。
《环球时报》称其为“破冰之旅”。您身在其中,感受如何呢?这次访问的主要收获是什么?这不是我的首次北京之行,而是我作为香港主教的第一次访问。
司铎是精神灵性生活的专家。柯斯达神父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一位神父绝不能看不见他的出发点。他的观点必须是耶稣的观点,是天主的观点……他必须总以耶稣的立场,以天主的眼光做事生活。
艾尔多枢机表示:在同居和民法婚姻以及离婚再婚的问题上,需要作灵性分辨。教会需从上述情况中,认出圣言落在其可见疆界和圣事以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