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57:12)请听:合唱《普世喜洋洋》(《天》P264)(四)1.朗诵:耶稣基督救赎了我,使我因信了他而成为天主的子女,他是我们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希12:2),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
(希1:1-2)我们常常被急躁所捆绑,希望天主马上答应我们的祈求、立刻解决我们的困难(痛苦、不正义、战争、宗教迫害),稍有慢待,就生气抱怨,如此,天主就好像一个店小二,我们一进去,天主就得赶快热情招呼,
但不少西洋文献都有记录,只是有Hien,Sin,Siu,Kin,Chin,Chen等多种写法,故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认为此人姓“沈”。现在学术著作亦有“陈”、“沈”两种称呼,本文则以陈安德称之。
(16a),这个召唤是多么得似曾相识,多么的具有穿透力和启发,正如圣经所言,“天主的话确实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种双刃的剑还锐利,直穿入灵魂和神魂,关节与骨髓的分离点,且可辨别心中的感觉和思念”(希4
希望你努力行善积德,我三年以后还会再来。”说完就走了,元溥流着眼泪送别了他。人的德行,都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细微末节。元溥有一个女儿将要出嫁,花了八十万钱得到四个女奴,作为女儿的陪行。
每个人有自己的创伤,戴着自己的茨冠,结结巴巴地说出最后一句话,然后将自己交在别人手里,而这个别人也就不知不觉地重复着圣母玛利亚、热心的妇女们和阿黎玛特雅的若瑟的动作。若望保禄二世的去世对我触动更深。
刘雅敬神父是杨家坪的一位苦修会会士,为信仰坐过18年牢狱,改革开放后在家乡传教,是田炜帅的第一位圣召培育者。刘神父身残志坚,言传身教,热衷福传,特别注重青年圣召。
(参阅雅五14)(同上)这圣事值得我们在神学反省和病患的牧灵工作两方面上作更深入的思考。
摘自《仁爱一生》屈雅君等编译珠海出版社2002年1月版参考网站http://www.china.com.cn/chinese/feature/181717.htm
路加记载有一次耶稣去复活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当耶稣来到会堂长家中时,看见所有的人都在伤心。耶稣对他们说:不要哭泣!她并没有死,只是睡着了。那些人明知她已死了,就讥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