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哀恸过两次,从这两次你会觉得耶稣真是很爱拉匝禄,很爱他的子民,哀恸的人会特别得到天主的安慰。
玛利亚是天主子民的母亲,也是波兰教会的母亲。解放后的波兰同样经历了大小教难,不少主教、神父、修士、修女被关入监狱,黑圣母也同样遭到监禁,但教友们心中的“圣母抱耶稣”是锁不住的!
紧接着这些挑战和逆转而来的是先知性的话:“你是伯多禄,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玛16:18);对保禄则说:“他是我挑选的工具,在外邦人、国王和以色列的子民前为我的名字作证”(宗9:15)。
因此,司祭在筹备弥撒时,应注重天主子民的共同神益,而不是他个人的喜好。此外,他也要谨记:在选择不同经文时,务要与其他在圣礼中执行职务者,连信友在内,彼此商量和协调,尤其是那些较直接与他们相关的部分。
天主教信仰中的“圣人”,不只是指一个人的修养和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力,更指一个人领受了洗礼,跟随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得到了天主的生命,得到了圣神的“神印”,属于天主的子民,成为天父的儿女。
二、厄里亚——先知的使命厄里亚在圣经中被称为“天主的人”(参列上17:18),他进入旷野,踏上旅途,前往天主显现于自己子民的地方,有如梅瑟躲在山洞,直至天主的奇妙经过。
在这里我们看到,从听到复活的消息,到成为“复活的子民”需要一个过程,不会发生突变,更不能揠苗助长。一方面因为复活的事实远超过人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人的信仰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达尼尔先知也在第一篇读经中预言了在末日,得救的天主子民的结局:凡册上有名的,都必得救(达12:1-3)。
历史往往显示非常有趣的现象:天主的子民竟然“不听先知的话”,竟然将他扔进监狱里的蓄水池里等死。相反地,是一位外邦人,非犹太人,雇士人,一个宦官,向国王报告了他们的“毒辣”,使先知耶肋米亚得到救助。
我们基督徒,因为是“复活的子民”,是“升天的门徒”,所以,在信仰上,我们已经和主耶稣基督“站在了人生的终点”,在祂内完成了我们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