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十年代梵二以来,不同的地方教会都实行礼仪本地化,响应大公会议的礼仪宪章。可以说,礼仪本地化令教友觉得翻天覆地。但是,梵二大公会议50年后,开始有礼仪学者发出疑问,礼仪单一化是否是好事?
关於教宗非常重视的同道偕行的观点,帕罗林枢机解释説:一起行走显然是一个漫长和渐进的旅程,一个藉着梵二大公会议开启的旅程,教宗方济各愿意继续把它应用在教会生活中。我认为,教会行走和开放极其重要。
之後,他们一同游行前往百尺之外的圣伯多禄堂,与其他基督教会领袖们一起举行大公祈祷,纪念去年12月在袭击事件中遇害的信友。
本(十一)月十五日委员会在梵蒂冈召开委员大会,会议主题是走向大公合一对话的新目标。圣座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是瑞士籍的库尔德·科赫(KurtKoch)总主教。
在遵守卫生安全的规范下,众多信友、主教和枢机参礼,由加采东都主教厄玛奴耳率领的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团也在场,每年这个代表团都在这个机会上前来罗马参加庆祝大典。
在感恩圣事大公运动道路上起步行走,首先需要“彼此认识,走基督徒爱的道路,即分享的道路”。枢机解释,这并非“忽略实际存在的分歧,或除去真正的公教教义的某些部分”。
在这部著作中,假基督以和平主义者、以生态环境保护者、以大公合一主义者的姿态出现。他甚至还召开大公会议,分别给信仰基督的各教派一点好处,藉以设法寻求他们之间的一致。
在教会的最初几个世纪中,对这个课题讨论了很多,厄弗所大公会议则恭定她为天主之母。当我在欧洲旅行,尤其在莫斯科,看到“玛利亚,天主之母”的字样时,总会非常感动。
曾是香港政府环境谘询委员会成员的他说,「信仰团体能以科学界一向避用的语言去加强气候问题的讨论,成为有限与无限的联繫」。
为了帮助我们避除很多娱乐,帮助我们收敛心神,好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归向天主。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真正的守斋,内心完全的静下来,来到天主面前,因此,这才是耶稣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