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教会需要你们,需要你们的合作,首先需要的是你们与我及你们之间的共融。教会需要你们的勇气,在各种适当和不适当的机会宣讲福音,为真理作证。教会需要你们的祈祷,使基督的羊群走上坦途。
若望保禄二世将第一个千年的合一经验作为教会活出共融的模式。他认为东方和西方有各自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产业,尽管相互间存在差异,却同出一源,彼此能够相辅相成。基督的教会必须用两片肺叶重新呼吸。
我们在弥撒中聚在一起,共同祈祷和敬拜天主,我们在内心便满全了与他人共融的精神需求。这些教友也许我们并不都认识,却会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我们按福音的精神去生活。
我们每次在感恩圣祭中纪念上主,也是如此:我们领受与基督忠仆共融的圣事,是为听从祂的命令,彼此相爱,如同祂爱了我们那样(参:若十三34)。若我们领受圣体,却没有诚意彼此洗脚,我们就认不出上主的奥体。
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像耶稣那样的祈祷,因为他的生活、行动、存在就是在一种与圣父和圣神的共融的状态中。
愿使人类共融的天主圣神,纠正被自私自利误入歧途心灵,并帮助人类家庭重新认识并警醒地维护这个家庭基本的团结合一。
因此,结束放逐生活返回祖国,是一种重回到信仰、重新信赖天主、与天主共融的美妙经验;这也是一种‘改变命运’,需要心灵的归依、宽恕、重新寻到与天主的友谊。
2011年10月20日,中国宗教学会与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于泰山脚下共同举办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发表了《泰山共识》,认为包括基督宗教在内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协和、共融的各大宗教
在祈祷中与基督密切共融,信赖祂的临在,这些引导我们愿意分担弟兄们的痛苦及磨难。 保禄身陷困境,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困苦,但他从不泄气,信赖耶稣基督的恩宠支持和祂的临在。
接着,大会文件指出堂区在福传工作上不可推卸的责任,谈到奉献生活、司铎和修道人士持续培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邀请平信徒在与教会共融中宣讲福音。文中特别关注青年人的成长,他们是人类和教会的现时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