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的“三镜”除了铜镜之外,其余两者皆是心中之镜。铜镜反照人的外表,以正衣冠。而心中的镜子则是端正人格,修正品行。从字面上看,唐太宗的心镜是指历史古事和敢于直言的大臣。其实真正的心镜是自我反省。
提到了天主的十三个特性、天主的慈悲仁爱与公平正义、圣经灵修与其他灵修之区别等。戎修女将圣经解读和灵修有机结合,分阶段传道、授业、解惑,极大的调动了教友们的学习积极性。
圣经作为我们信仰启示的宝库,如同圣体圣事一样,是我们获得生命之粮的途径。仁慈天主愿意藉着他的圣言使我们认识他:接受他、并按照他的训导去生活。”
亚森特神父指出以前在合一之路上的重要步伐,包括:济利禄宗主教派观察员参加梵二大公会议,1968年归还圣马尔谷的圣髑,1973年教宗与宗主教的相会,以及科普特正教会与天主教会成立的双边混合委员会。
如果世界离开了水,一切生命就成了真正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所以,管仲说:“水,万物之本源”。自强不息的水:子在川上曰:“斯者如逝夫,不舍昼夜。”
相反地,祂采取行动,走到西满身边,在艰难时刻花时间与他同在,选择登上他的生命之船”。谈到耶稣的第三个举动,圣父教宗指出,耶稣一上船就坐下来教训群众。
有一次陪同受普拉多(Prado)团体之邀到里昂学习的昆明教区两位神父兄弟到老佛爷参观时,遇到一件颇有趣的事。岳天德神父戴着罗马领在超市逛时,一位中国老太太拉住他,问他是不是神父。
为功利计盛行韬略和拐弯抹角,美其名曰不作无谓的牺牲,但假话谀词掩盖不了现实之残酷,苦难依然如长鞭驱遣。
对话之目的:宗教自由与中国天主教会和普世教会的共融合一 如前所述,圣座与北京的对话之目的,是为了消除中国政府的误解,是为了让中国人更加客观地认识天主教会对于中国社会与人民的积极意义与价值,从而解除施加在中国天主教会的限制
1603年,利玛窦在北京出版《天主实义》,在该书的第二篇,他引用了儒家典籍中的十一段文字谈论上帝,如:《诗经》大雅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尚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中庸》曰:郊社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