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具备福音精神的真导师会替学习有成的弟子感到高兴,同时自己一直保有作学生的态度」。为此,今年夏天,教宗在写给全体司铎的信函中,勉励他们懂得作耶稣善师的学生。
这种潜在的不安全感让我能够理解服刑人的脆弱性,因此我采取一种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懂得聆听哀诉的态度。以我个人而言,同会修女的怨言比服刑人的哀诉更难承受,因为后者的哀诉离我较近,我也能感同身受。”
以色列子民40年在旷野行走的历史也表达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博瓦蒂神父重申,我们“必须以顺从和负责任的态度承担起行善的任务,好似我们的手是天主的手”。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深知,「天主的正义拥有这个慈悲的面容、这个慈悲的态度。这是他留给我们的礼物:正义与慈悲一体两面,以及正义的慈悲」。
埃斯基维尔指出,阿根廷总统以「人民的生命为优先」的态度,令该国通过医疗卫生和隔离措施,使疫情的蔓延得以控制与缓和。虽然如此,商业、文化、教育、宗教的活动仍受到严重影响。
这种探寻建构起信徒生活的基本态度,那就是明了人存在的终极目标就是与主相遇。寻求天主的面容是我们在此尘世成功旅程的保证,让我们不会迷路。”
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要始终以“导”的态度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该保护的要保护好、该限制的要限制住、该打击的要打击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宗教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推动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
如果我们确实渴望更新,就必须在各方面态度积极,不可「把圣座改革看作是旧衣服补丁,或者纯粹是起草一份新的宗座宪章。教会的改革是另一回事」。
请祢教我认识信德之路,教导我如何去爱,尤其教我怀抱希望的态度。’我们要不断呼求圣神,让祂临在于我们的生命中。”教宗继续说,圣神让我们“谨记耶稣,使祂临在于我们当中,不沦为过去的人物”。
首先改变的是我的心,我的态度。上主转变这颗心,使相遇,一个新相遇成为可能,避免使冲突成为一起没有终结的战争。”教宗也提到,我们许多人在领洗时都取了玛利亚和一位圣人或圣女的名字,这并非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