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世界移民与难民日的主题是:朝向和平观点的移民。(Migrationwithaviewtopeace)这个主题提醒我们思考这个重要的议题。
当我们以爱德的观点行事,或受爱德的感召而行事,没有一件事不适宜,每一件事都是好的(60)。做传教士意味着全心全意地爱天主,直至在必要情况下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的观点是:世上的万物是客观存在的,适者生存,人是没有灵魂,人死后,一点不存留。还反问我:你说天主创造万物,有证据吗?我不甘示弱:如果一个人没有灵魂与动物有何区别?还有什么尊严可谈?
这是我们应该持有的观点。 联合国发起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积极地在特定的领域中促进和平及人类权利的途径之一。各国可以自由地加入公约。
对此,全国各地的教友纷纷来函来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今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飨读者。另外,笔者诚邀河北神哲学院伦理神学教授陈晓峰神父对该文列举的事例发表看法。
祈祷唱经小组活动室真是人满为患,牛树青和马大超神父一个教唱一个伴奏真是配合默契,领导教友们由衷地唱出赞主的歌声;礼仪小组活动室内,教友们在负责教区礼仪活动的田愿想和赵奉献神父面前畅所欲言,分享和交流对弥撒礼仪的看法、观点及探讨弥撒礼仪本地化的问题
当我们以爱德的观点行事,或受爱德的感召而行事,没有一件事不适宜,每一件事都是好的”(60)。做传教士意味着全心全意地爱天主,直至在必要情况下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
古时的人类就提出了“众人平等”的观点,如今的人们在社会法治的基础上,强烈要求民主、公正、公平,不正是体现了生命的平等吗?
从人的观点,确实不容易,或许根本不可能回答这令人困惑的问题。只有信仰帮助我们深入此一痛苦的深渊。耶稣“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8),祂亲自承担了人类的痛苦,并以祂复活的光辉来阐释这痛苦。
我感觉您上面的观点是福传的根本在于神父,您认为呢?答:当然,堂区神父是堂区的核心、一把手,神父不带头就成了挡头。去年我到一个同学那里参加他们的活动,听说他们那里每年领洗的才区区两三个人,真是太可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