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大海中的船》这首歌:疾病中医治,痛苦中帮助,怎能忘记一次次的拯救——主啊,愿你拉着我的手,让我把我的路走完。每当唱起这首歌,我都心潮澎湃,感恩之情融满心中。
没有人能懂我此刻的心情,我脆弱的心几乎经不起一滴眼泪的重负,这几天,就一直这样承受着……神父,前年的秋天,你打电话给我,说想买一套音响,但是钱不够,教友们能捐的都捐了,就是凑不齐一套音响的钱出来
教宗指出,受造界的最终命运是在天主内的“永远安息”。禧年让我们牢记受造界的原始圣召是成为爱的团体,唯有与造物主、弟兄姐妹和所有居住在同一个家园中的受造物维系关系,我们才能生存。
尽管在这个父亲节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本性里渴望,有那么一个、两个的声音,是呼唤我的。是的,我是个神父——精神上的父亲,所以,我没有属于我的孩子。
老人院是个几天不见就会让人很想念的地方,每周末我们附近的学生就会相约到老人院参与弥撒,感觉很温馨,这也是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经验到天主。
当你发现自己的思言行为与圣人的相差甚远时,当你发现自己的思想行为与主的教导背道而驰时,你应马上悔改,否则这就是你堕落的开始。第四、修道人更应看重素质培养、个人修养、人格的整合。
我在2001年11月1日的“信德”上发表过一篇短文“德兰修女的教诲”,文中谈到,德兰修女是穷人的母亲,是千千万万穷人最伟大的母亲。是什么力量使她为穷人服务,不是母亲胜似母亲呢?
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向往了。我向何而去?最终会到哪儿去呢?难道我们的人生真是一段没有源头没有彼岸的河流吗?难道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真是一叶不知漂向何处的小舟吗?
雅安地震的昨晚,我夜里11点半下班竟碰到春天的雪,凌晨回到家唤醒熟睡的妻子告诉她天冷明天还是不要骑车坐公交吧,于是次日清晨天气乍暖还寒,我用摩托车把她带到村口的K12路车站牌上,公交车到达时候是7点50
为此,教宗勉励青年省思自己「心死」的原因,并且谨记纳因城寡妇的儿子在耶稣的注视下复活了。在这段福音章节中,耶稣「动了怜悯的心」,与丧子的寡妇同悲共苦。关于这点,教宗赞许青年的怜悯之举和慷慨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