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平的威胁除了国际恐怖主义和犯罪活动外,还有曲解宗教真正本质的原教旨主义和狂热主义。此外,教宗在文告中也指出世界饥饿的悲剧远比金融危机严重。
礼仪中反复诵唱的“玛利亚的灵魂与肉身同被举扬升天”这一信理条文,正是对诺斯替主义灵肉二元论的有力驳斥。
事实上,大公主义的灵魂在于‘内心的归依,生活的圣善,再配合上为基督徒合一的公私祈祷’(《大公主义法令》8号)。
在第二章中,教宗谴责了「圣德的两个微妙敌人」,即诺斯底主义和白拉奇主义;它们源自基督信仰的两个宿敌,具备「令人不安的当代特徵」(35号)。
社会不平等现象是一种挑战,因为这是不公正,目前盛行的思维方式是只将人置于喜好、创造力或者消费的视野下。由此造成了剥削劳动力、绑架、贩卖人口、暴力、死亡。
七、守消费斋:致力于减少花费的十分之一,将节省下的金钱捐给穷人。希望大家透过这样的斋戒,经验一个充满平安、爱与喜乐的四旬期,与耶稣同受苦难,以期与他同享复活的喜乐。
每个时代都有特别的困扰,我们时代的困扰就是相对主义(没有真理和对错)和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人在离开天主后用降低的人生价值和物质来满足自己空虚饥饿的心灵。神圣和虔诚在我们的家庭、团体和社会上日渐消失。
在社交媒体塑造的“完美自我”幻觉与消费主义鼓吹的“即时满足”快餐文化中,我们常常与真实的自我失联。我们习惯于以外在的成就、他人的评价和物质的占有来定义自身,导致身份认同的脆弱与内在的支离破碎。
宗教与政治虽然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即人类自身,然而出发点却不同,宗教以神本主义为出发点,而政治却从人本主义出发,人本主义对人自身积极乐观,满怀信心,认为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理性与意志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与未来
教宗从祈祷、宣讲、共融,以及抵拒教权主义和世俗思想的角度谈主教的牧职。教宗指出,主教首先应是祈祷的人。祈祷不能只是主教许多事务中的一项,而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