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神父引申教友职务在于建设团体的共融,藉服务活出救恩的生命力,如同圣母以喜乐回应天主的召唤,使人看到上主的救恩和喜乐;更要传播天主的话,包括不断自我培育。
圣经上尊圣若瑟为义人,虽然对他的事迹记载不多,他未曾说过一言半语,也未执笔著书立说,也未曾为真道洒热血、断头颅;他只是执行了几件天主的旨意,却在救恩史上占有很重要一席之地,在有德的人士之中,没有比他更隐晦
王主教的一生是荣主救灵的榜样,尤其在教会的合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深受教友爱戴。众多教友在主教病中都去看望他老人家,并为他祈祷。在王主教的葬礼上,许多教友都哭得很伤心。”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8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弥撒时表示:在黑暗时刻也要仰赖天主,即使我们有时不明白天主的作为,但祂始终在救恩的历史中与我们同行。
像这样的信仰,哪有救恩的喜乐?又如何向世人传福音?其实,圣经的核心信息是:天主是爱,是天主白白赐给的救恩,是只要你接受就能得到的救恩。
教宗指出,救恩的到来是藉著一个女人的身体。因此“我们的人性永远存留在天主内,圣母玛利亚永远是天主之母”。
(谷2:14-15)“同他常在一起”使宗徒们得知天主的救恩计划,预尝天国幸福,藉此准备宗徒的心灵以从事将临于他们的重要使命。
这迫切要求我们敞开心扉,接纳天主持续不断,几乎是固执地赐给我们的救恩,因为天主希望所有人脱离罪恶的奴役。依撒意亚先知书上预言说,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见天主的救援。
在这救恩史上,在这族谱中有罪人,也有圣人。我们也如此,我们在生命中也遇到同样情况:我们有极其忠於上主、喜乐服务的时候,也有不忠、犯罪的丑陋时刻,我们这时感到了需要救恩。
我们希望得到天主的救恩,却不愿跟随天主的教导,这样能体会到信仰的喜乐吗?就好像一个学生,只在学校报名,而不愿意去上课学习,他能取得好成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