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人有「扬恶隐善」的习惯,这也是人自私的本性,总希望自己高人一等,如果别人有了优点,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嫉妒心理。耶稣基督,则隐恶扬善,不管什么人有了长处,都给以赞扬。
或者会憎恶、仇恨与嫉妒某些人?…2.我在生活中是否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轻忽别人的需要?…3.我是否同情最可怜的人和受苦最多的人?…4.我是否对朋友忠实?和人来往时,会不会傲气凌人,或冷嘲热讽?
降生后八日,受割损圣肢之苦;逃避埃及,受颠沛流离之苦,至于隐居纳匝肋三十年,衣食往往无着落,三年传教生涯,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遭人反对,仇恨,嫉妒,驱逐……最终受尽酷刑之后死在十字架上,先知依撒意亚论到他时
我们没有弃绝自己,没有忘记那些得罪我们的人,没有忘记骄傲、嫉妒,我们仍旧被私欲偏情左右着,信仰并没有给我们丝毫的改观,尽管我们每天念经望弥撒。这就是我们和圣人的区别吧!
我说:“你们走向社会的时候,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和做事,天主给了我们很多教诲: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爱不夸张,爱不自大,爱不做无理的事,爱不粗暴,爱不追求自己的利益,爱不动怒,爱不记仇,爱不找后帐
最後,教宗邀请我们克胜长兄和嫉妒的工人的持续诱惑(参:路十五25-32;玛廿1-16)。这表明我们更加应该注重法律和诫命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不是人为法律和诫命而生活(参:谷二27)。
其他各种情感,如憎恶、羞耻、温柔、敬畏、尊敬、欢欣、哀伤、嫉妒、骄傲、贪婪、憎恨、狂喜、懊悔、激动、羡慕、忧虑和快乐,都是由这三种基本情感衍生出来的。
二是行为上的罪,罗马书中1章29-31节列出了21种罪,如邪恶、恶毒、满心嫉妒、凶杀、竞争、诡诈、谗毁、怨恨天主、无亲情、无怜悯之心……迦拉达人书中也列出了15种罪行,如奸淫
这一次他所遇到的阻碍更大,不但有外界的,更有来自内心的……那些骄傲、自私、贪婪、吝啬、愤怒、嫉妒等等邪情仿佛一根根涂着剧毒的铁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上,不停地噬咬、撕扯着他,使他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先是有人声称发现了所谓的《犹达斯福音》,并信誓旦旦:犹达斯后来之所以变成一个最大的叛徒、恶人,可能是“因为耶稣对犹达斯的喜爱引起其他门徒的嫉妒,他们歪曲了犹达斯的形象,把他说成是一个最大的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