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禄宗徒邀请我们仰望上主:“基督照经上的记载,为我们的罪死了,被埋葬,且照经上记载的,第三日复活了”(参见格前15:3-5)。
依撒格寿终正寝,享年一百八十岁,由他的两个儿子雅各伯和厄撒乌一起埋葬。灵修小结:彻底回归与洁净:天主命令雅各伯回贝特耳,他除掉偶像,洁净全家。这教导我们离弃罪恶,完全归向天主。
埋葬耶稣的地点是有名有实的,那位拥有这块墓穴的主人乃是第一世纪前半期的人物,坟墓是在岩石间新凿的,守墓的士兵是当时的政府军,处死耶稣的人都是一群经常在耶路撒冷聚集的犹太民间领袖,耶稣的弟子都是有名有实的人
〔……〕我把我的食物分送给饥饿的人,把我的衣服施舍给裸体的人;我若看见同族的尸体,被抛在尼尼微城墙外,我便一一埋葬。」(多一3、17)因他作了这爱德的见证,君王没收了他的一切财富,使他一贫如洗。
富翁也死了,被人埋葬了。」教义解释:「亚巴郎的怀抱」是犹太人对义人死后安息的说法,表示他与先祖共融。对我们天主教徒而言,这象征「乐园」或「阴间义人的安所」(参教理§633)。
这就是神圣的逾越节三日庆典:基督受苦、被埋葬和复活;即星期五、星期六和主日。b.罗马教会约在七世纪,在圣周星期四黄昏,引进「主的晚餐」纪念。
耶稣为了我们而甘愿受苦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后被埋葬,第三日从死者中复活了。二千多年前在伯利恒的耶稣和我们今天所朝拜的耶稣是同一个耶稣。
这座建筑的主人是亚利马太的约瑟,据《福音书》所载,正是他埋葬了耶稣的遗体。墓穴内的一个石灰岩骨瓮上刻有一段希腊铭文,意思是希望上帝让某人复活。另一个骨瓮上刻有一条鱼,嘴里是一个简笔人物画。
此后,这里开始成为埋葬基督徒的公共墓地,同时也成为了早期教会团体的圣地。
然而,一家族墓穴里发现与耶稣同时代的钉死于十字架的遗骸,清楚地说明古罗马有时也允许举行葬礼,这与《圣经》关于埋葬耶稣的叙述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