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关于望爱村的外观,并没有给我们桃花源般的感受,村子很干净,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道路是土路,过一辆车尘土满天自是难免,村内也有垃圾,因为农村没有垃圾箱,你要他们往哪扔?
他又说,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物质环境成了永久的威胁:诸如污染和垃圾,新的疾病,彻底破坏的能力;而且人也将无法再控制环境,为明日制造一个自己无法容忍的环境,也就是与整个人类大家庭有关的广泛社会问题》(6)
在每一次外出短暂停留之后,来自内蒙古的张日龙教友总要把我们或是其他游客遗留的垃圾捡起来塞进垃圾箱,努力树立中国教友的良好形象。看过,学到了,但有一样是我们渴望而不可及的,那就是教育。
因势利导,发挥修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精神为了增强修生们的责任感和自主性,并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修院通过学生会组建了八个小组,它们分别是:体育组、文艺组、美术组、理发组、缝纫组、垃圾回收组、小乐队和院刊
他们住的是木头搭建的简易房子,周围有很多蟑螂、老鼠、苍蝇,刺鼻的燃烧垃圾的味道等,实在难以入睡。于是我半夜跑出来开始抱怨:我真是神经病,放着好好的神父不当,跑这儿来受这个洋罪。
接下来就要擦洗操作台、桌椅、凳子,清理垃圾。地板拖干净后,将明天要用的这些工具,全部摆放到固定的位置。所有的工作做完历时两个半小时。
因为,街头上的死尸何止一具,每天早上在加尔各答的街道上收集尸体,就如同收集垃圾一样。
这个意志必须化为更加尊重受造界的具体态度与行为,例如谨慎使用塑料和纸张,不浪费水、食物和电能,将垃圾分类,细心对待其它生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拼车出行等等(参閲:《愿祢受赞颂》通谕,211号)。
阮国璋神父博士毕业留念除此之外,阮神父还非常重视华人形象的培育,例如:在弥撒讲道中,常劝勉教友们要改变抽烟、大声说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走路抢道等一些不良习惯,力争做一个好教友、好公民,为华人争光。
修女们头戴修会会帽,颈戴十字架,身穿白大褂,肩背喷雾器,在废墟上、垃圾堆上、道路上、救灾帐篷内外等多个场所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