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班主题为教友的信仰生活与福传,由在北高堂口服务的神父和修女片会长联合下大力度督促各个村的会长,会长挨门挨户到每位教友家庭传递神父的通知,教友们积极主动的配合,齐聚在北高堂学习天主的圣言。
后来李姆姆因病回了老家,只留下王书敏姆姆,一直到1966年文革被拘禁,1979年才获得释放,然后被遣送回了我们公义村。当时姆姆没有地方住,你奶奶知道了,就把她先接到了我们家。
河北省晋州市马房营村的小伙子吕江浩出生于一个佛教家庭,他从小好刨根问底,什么事情都愿问一问为什么?。那年,他的父亲得了一场重病,四处求医问药无效。
驻扎在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的部队官兵冒雨帮助进德公益卸赈灾物资进德公益火速赈灾作为国内有天主教信仰背景的公益慈善机构——进德公益,在地震发生的当天,立即派出赈灾部工作人员米海双、吴琦两人火速赶赴重灾区芦山县
相传因古代草木繁茂,柳树成林而得名,后由汾河穿村分为东、西柳林两个村庄。西柳林村位于太原南27公里处,属太原市小店区管辖。全村约5000人,教友占六成。
献县南单桥村的一位老年教友,至今尚珍藏有杨天牧神父送给他的一挂念珠。1937年,杨神父任献县教区主教府院长,经理主教府庶务。在任期间,競競业业,不辞辛劳,襄助主教治理教区,为教区的发展贡献良多。
兰神父1928年4月15日生于陕西富平县华头兰村一虔诚老教友家庭,12岁时,于耶稣君王瞻礼日,在祈祷中蒙主恩召起意修道,随后入陕西高陵县通远坊圣母无原罪修院。
这里有着很多美好的传说,据传说满庄村有个热心孝子,因老母有病,儿子起身步行竟去澳门(相距2000多公里)请终傅,幸好在走到湖北时遇见了神父,而没有前往遥远的澳门成。
现将达乐神父的《山居》一首转抄如下:山居香满花村曲径深,榄棕摇曳几重阴。(首联)半山锦绣白庐艳,一室葱茏绿影沉。(颔联)巧手闲来纺素苎,虔心祷外抚孤琴。(颈联)圣歌咏处情无限,早晚盈盈对玉簪。
随着教友人数的增加,周村教区也安排神父前来开展牧灵工作,促进了这里的发展,先后在仙河镇、孤岛镇建筑教堂,但是东营市只有弥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