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然和自己的二哥捐献一万元,作为杨户生村教友们的大病救济款。2008年至今徐忠想一直承担着杨户生教堂的全部电费。
他期待台湾社会能发挥爱心多多捐献济助穷苦无依的病患,在爱中服务他人,把信德的动机放在基本和中心的地位上:耶稣基督是在病人身上,服侍病人就是服侍耶稣基督。正是所谓视病犹亲的精神。
他们享受一个非常得意的捐献制度之成果。他们自以为是天主的管家,使自己的教堂在外表上看来井然有序,清洁美观。他们也会想办法,使自己在公共事务方面发生强大的影响力,受到人们普遍的崇敬。
诵念信友祷词的意向;c指挥礼仪集会的歌唱,演奏风琴或其他准许的乐器;d宣读礼节的指示,帮助教友认识礼节的意义;e尽那为信友集会服务,而素常委托于妇女的责任,例如:在堂门口领导教友就座,整理游行队伍,收集教友的捐献
那么让我们想想穷寡妇的捐献吧。天主的算术和我们的不同,为他没有一件事太小或太不重要,他在隐密中查看我们,连我们的每一根头发他都数过了。
25年来我们非常感谢香港思高圣经学会一直给予中国教会无偿提供《圣经》版权:感谢联合圣经公会为支持中国教会印刷《圣经》每年慷慨捐献所需《圣经》的纸张费用,以及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的高质量印刷和热忧服务。
在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涿鹿县双树村始建天主堂,附近又设若瑟修女院、孤儿院、诊所等;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由张步崃神父倡议筹建并聘请比利时霍神父绘图开始兴建现今的教堂,本村李德公等热心教友慷慨捐献资金
爱心超市公开向贫困人群及各弥撒点捐献整理、熨烫好的衣物1000件,并发动教友出资出力将堂内客房部的十几套被褥拆洗一新;爱心小组,祈祷小组,福传小组也不甘落后——看望病人,探访年老体弱,清洁堂内外卫生与节前准备工作
看到袁莎莎,多数人当场捐献。有一天我就碰到一个通过“湖北经视”节目知道袁莎莎的事迹而前来探望的余先生。他说:“我是农村来城里打工的,看了袁莎莎事迹报道后很受感动。”临走前,留下200元钱。
福音核心句:“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路15:24)一、导言:你有没有丢过“重要的东西”?弟兄姊妹,你有没有丢过什么珍贵的东西?钥匙、钱包、身份证,或是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