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感恩生活
2007-02-08

忧愁、抱怨、愤怒、痛苦、绝望……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遭受的类似情形太多了。人生一世,生老病死实属必然;悲欢离合不可避免;挫折坎坷屡见不鲜;屈辱伤害经常发生;挤兑误解并不稀罕。

成都:无名英雄在一线
2008-05-26

此外,我们还要实地考查此次遭受汶川特大地震受损最惨重、也最惨烈的什邡市洛水镇和什邡市磷肥厂(蓥峰实业)。此次行程大约往返有近400里路。

一篇来自10岁小幸存者的作文
2008-08-06

电视里看见许多军人不顾生命危险,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救出了无数的人民,他们使我受到了强烈的感动:中国遭受的这场大地震,牺牲了多少无辜的子弟兵呀!他们为了我们这些受灾的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教宗接见普世博爱运动成员:以对话和开放的心为福音作见证
2021-02-09

教宗最后邀请普世博爱运动成员,效法卢嘉勒「不断聆听基督在十字架上遭受遗弃的呼声」。由此而来的恩宠能在我们内「激起慷慨,有时英勇的回应」。这份恩宠「能把苦难,甚至是悲剧转变成人类光明与希望的泉源」。

教宗方济各2025年1月8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01-12

这个产生人工智能和计划多行星生存之世纪,还没有正视孩子们遭受羞辱、剥削和致命伤害的祸害。让我们想想这事。首先,让我们自问:《圣经》关于孩子给我们讲了什么信息?

读《卢德传》有感
2024-09-09

《卢德传》是发生在民长末期的真实故事,当时的以色列子民生活在黑暗痛苦的罪恶之中(民21:25),由于人们当时不敬畏上主,以致社会混乱,道德败坏,常遭受外邦人的欺压,致使人们陷入黑暗绝望的痛苦之中,虽然人们也呼求上主的名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69-71号)
2025-09-25

原文70.祈祷意向的顺序通常是:a)为教会的需要;b)为政府,为全世界的得救;c)为遭受各种困难的人;d)为地方团体。然而,在某些特殊庆典中,如坚振、婚礼、殡葬礼仪等,宜有更切合特殊情况的祈祷意向。

领导力与富有诗意的和解
2020-08-04

与抱怨相关的是保护,也就是声援遭受苦难的人,为他们伸张正义。保持利他主义观点,是和平谈判中通常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狭隘思想的解毒剂。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元旦第四十二届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7

不幸的是,即将结束的一年依然给我们留下了迫害、歧视、可怕的暴力行为与对宗教信仰的不容忍。我的思念特别转向伊拉克这个被深爱的国家,它在朝向未来稳定与修和的道路上,我们继续看到暴力和冲突的上演。

团结和先知性的话:教宗方济各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庆日全文
2020-07-06

今天的第一篇读经把我们带到这一团结的源泉,它谈及新生的教会如何经历危机时刻:黑落德因为愤怒,暴力迫害遂爆发了,宗徒雅各伯被杀害。现在伯多禄已经被捕了,团体似乎失去了领导者,每个人都在担心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