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主教首席权(Primacy)的初步显现,到中世纪教宗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博弈,再到“阿维尼翁之囚”和西方大分裂带来的巨大危机,最后到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对“教宗永无谬误”信理的定义——这一整套架构
三.神学争端中的既定原则和持守本笃十六世是四位参与和主导上个世纪中叶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来成为罗马教宗的著名主教之一。他的神学思想可以被视为大公会议精神构成因素。
对那些怀有神圣切愿以致力大公运动,寻求所有基督徒合一的人来说,这本书将给予他们一种支援,就是准确地表明出天主教信仰的内容及和谐一致。
教宗继续说,主教会议体制建立50年后的今天,我深知为行使自己的伯多禄牧职,需要与教会全体牧人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我希望强调这份珍贵的大公遗产,因此将世界主教会议副秘书长的职务提升为主教级别。
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召开大公会议,号召教会即便在当前环境下,也要勇于更新,好能成为天主的国在人类历史中实现的标记。
百年通谕-支持教宗基金会落实梵二大公会议,坚信平信徒受召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履行自己的使命,为此教宗方济各向该基金会表示感谢。
当时,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也在场。教宗说:世界无法给予真正的和平,只有耶稣能赐给我们,虽然今天的人继续遭受严重创伤,但和平依然会再次出现。
教宗继续强调,合一并非统一,因为圣神做两件事:使神恩有差异,然后使神恩和谐:大公运动正是设法使这差异在圣神的作用下更加协调,达致合一。
前两次世界主教会议非常会议分别于1969年和1985年召开,先后探讨了主教团与主教集体领导,以及落实梵二大公会议这两大主题。
教宗首先谈到教会运动的神恩说: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50年后的今天,教会蒙召走上福传的新征途,为每个人见证天主的爱,从最贫穷和最受排斥的人做起,藉着希望、友爱和喜乐,推进人类走向合一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