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稣的受难史中,大司祭引发最吊诡且决定耶稣死罪的一句问话:你是默西亚,那应受赞颂者的儿子吗?(谷14:61)耶稣说:我是,并且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大能者的右边,乘着天上的云彩降来。
‘可是,神父,这不是罪过吗?’不,这不是罪过!我们要寻找新道路,这对众人将会有益处!
于是,耶稣询问十二宗徒,说:「难道你们也愿走吗?」宗徒之长伯多禄代表那十二个人,宣认说:「主!唯祢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我们相信,而且已知道祢是天主的圣者。」
我必须为平安付出代价吗,或者我是从上主那里白白领受而来的呢?我的平安状态如何?我是否一有所匮乏就忿忿不平?这不是上主的平安。我是否安逸度日,麻木不仁?这绝非来自上主。
教宗还邀请众人扪心自问:“我会为别人著想吗?”
法齐尼是一个平信徒,一个家中的父亲,领导梵蒂冈书局出版社对他来说,意义何在,而且会得到接纳吗?
向我们说话的声音谈的都是负面事物吗?那些声音向我们兜售容易实行的解决方案,或是向我们提出妥协解决的门道?这些都是修会大会受到的诱惑,你们要当心!”
固执于文字、固执于仅是一种生活冰冷表达的教义吗?”最后,教宗邀请信友们祈求圣神降临,因为圣神“使被邪恶撕碎、因创伤破裂,以及因内疚而分散的心和谐一致”。(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生与死的距离遥不可及,却仅在一念之间吗?试问世人,能有几人参得透生命的真谛呢?怀揣一份热情,心系一份感恩,热情于平淡的生活,感恩于上主的眷顾,世界其实真的很美好,哪怕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呢?
“难道我真的要为别人拿外套吗?或在吃饭时侍候他?是的,因为耶稣所要求的服务并不是空想和感情用事。耶稣要求的是具体的服务,需要我们动脑筋,用体力,运用我们的手、脚,整个人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