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本人在纳匝肋犹太会堂指着自己宣读《依撒意亚先知书》说:上主的神临於我身上,因为祂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19
青年牧民工作者,需要明白青少年的生命处境,而这与他们当下的文化、与潮流息息相关,这就是他们生命之树成长的土壤,而青牧工作者,就像是撒种与浇灌者,要注意撒的是什么样的种子——生命之道
其中牛坊教堂的教友杨德肋撒,分享了万里赴欧朝圣,为的是感恩天主和圣母妈妈对自己的眷顾。杨女士已到了花甲之年,她出身在天主教的家庭,从小父母亲便带着她去教堂,听神父讲道理,接受良好的信仰教育。
在祈祷中,需要恳求天主恩赐一颗受伤的心,以能理解他人的伤痛,透过怜悯的心来治愈他人,犹如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为那可怜的伤者注上油和酒包扎(参阅路10:34)。
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长治、大同、福州、石家庄和河北神学院的26位神父,以及仁爱会、石家庄若瑟会、长治依撒伯尔会的9位修女,和300多教友参加此次活动。活动分为三部分:纪念弥撒、揭幕礼和追思礼仪。
会堂长气恼耶稣在安息日治病,耶稣却骂他为假善人,反问他,在安息日能解下槽上的牛驴牵去饮水,难道不能解开一个被撒殚缠住十八年的亚巴郎女儿的束缚?
6、真福纳扎里亚·伊格纳西亚·耶稣的圣德肋撒(NazariaIgnaziadiSantaTeresadiGesù)1889年1月10日生于马德里。
这一则历史正是印证了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把刀剑铸成锄头,枪矛制成镰刀,民族与民族不再持刀相向更证明在世人的心目中耶稣是和平君王。
然后再迁到湾仔(即今嘉诺撒修女学校校址)一座小房舍中居住。这也只是一处临时的住所。1843年,迁回威灵顿街传教所的二楼,在附近更建立一座小堂。
这些善心的撒玛黎雅人让神父感动得直掉泪。至于出工建堂的教外朋友有近百人,其中张天生、李永生、贾利生多次到堂里干活。让人感动的是,李顺珍、李顺全两位老人都已经77岁高龄,可他们也到堂里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