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处:圣妇物落尼加用白帕擦耶稣圣面。圣妇的勇敢令我折服,从她的勇毅中我看到了你爱的丰满。
约伯的呼喊则代表着遭人遗弃者的内心:他使我的兄弟离弃我,寄居我家的人都忘了我,我的气味使妻子憎厌,我的同胞视我作臭物。(约19:13-17)这也是生活的现实写照之一。
有圣妇物落尼加献白帕于耶稣,耶稣圣心像和圣母圣心像,教友在堂内告解亭子边跪着向神父办告解,几串不同珠子的念珠……生活中老人家喜欢什么,就努力地去创作什么。
和风轻拂脸庞,浸润在天主慈爱的阳光里,细品生活点滴,蓦然发现,天主施降的恩典如这阳光普照,又似春雨润物,犹如一粒种子,爱的召唤在圣召节萌芽并结果。认识陈神父,是我在北京实习那年的复活节。
闲暇时,我们到过李家堂圣物中心购物,并浏览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海洋公园、珠海香炉湾、澳门威尼斯城、大三巴及天主教艺术博物馆等多个景点。
即便出现了人生的困难和危机,也能在在貌似混乱的情形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朴实率真。平静而不肤浅,恬淡而不聒噪。
守斋让我们对世物不再依恋,并将节省下来的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如此成为有福的神贫者(参玛5:3)。应当注意的是,节制和克制是有区别的。节制是适当地不做,克制是断然地不做。
主耶稣告诫说:“你们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珠宝投在猪前,怕它们用脚践踏了珠宝,而又转过来咬你们”(玛7:6)。恩宠是天主准备白白赐予人的,然而却需要人准备好去接受。
保禄的秘诀就是:跟随天主子耶稣基督,在每一个境遇中,选择承行天父的旨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于基督徒而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而是我们跟随主耶稣一起在福音中生活,敬天爱人。
“同体大悲”的精神,更是将慈悲心扩展到一切众生,视众生之苦为己之苦,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中共生智慧的深度与广度,与儒家“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的思想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