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主,你来救赎全人类;但仍然有许多人不认识你,又有不少人背叛你,许多人因拒绝你的爱,而放弃了通往永生之路。领:主,你记得,当许多男人和女人沦为失牧之羊时,你说过:庄稼固多,工人却少。
……与祂一起进入永生。因此,我清楚的认识到,死亡是引人进入永生的大门,死亡是生命的改变,绝非生命的毁灭。只有善生,才有善终,这是定而不可疑的道理。
每一次弥撒圣祭中庆祝的圣体圣事,既是主耶稣继续和祂的子民建立“新的盟约”,也是庆祝我们基督徒就是天主的子民,是盟约的子民,是有份于天主救恩和永生的子民。
在其它对观福音中更记载了,伯多禄宣认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16:16)。
母亲是个老教友,但三个孩子都没有领洗,很多人都说服不了喜欢刨根问底的这哥仨,神父也大伤脑筋,刘希合三次登门拜访,都没有成功,第四次去时刘希合站在历史角度给他们分享从三皇五帝敬仰上天,到明清民国,列举了徐光启、吴渔山
吴丽芳从创造到救赎的爱,分享了天主对人的寻求。他们丰富的信仰体验分享使现场的教友们一次次留下了泪水。
两年后,1948年被派遣到泗泾做本堂,兼若瑟小学(又名育才小学)校长,泾泗堂下属七个小堂,即:小东宇圣母七苦堂、横塘圣母领报堂(即现安息骨灰堂)、吴家浜露德圣母堂、双楼安德肋堂、蔡家浜耶稣圣心堂、槐家浜若瑟堂和胡家浜三王来朝堂
身患类风湿的吴大姐,平日行走尚且困难,今日登山只稍稍休息了两次,就与大家一同到达山顶。76岁的严太婆左腿残疾,她拄着拐杖,拒绝搀扶,一直坚持爬到山顶。 接着,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距若瑟山不远的尖山。
吴永清教友:金主教去世三年了,我经常梦见他,非常想念他。他在我们心目中德高望重、平易近人。他贵为主教,但是常常为我们下面的人着想,敢于分担。他为教会、教区做了那么多,教友不会忘记他的。
之后,神父又至河间二十里铺、西辛庄一带任本堂,住在西辛庄吴荣芬教友家多年。在西辛庄参加生产劳动,每日下地干活,任劳任怨。1966年,惨绝人寰的文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