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也谈到今日在庆祝圣诞节日时所出现的不正确态度,他说:圣诞节的礼仪庆祝不仅是记忆,更是奥迹;不仅是回忆过去的事,也是今天发生的一个事件。需要挽回圣诞时期的真正意义,纠正过于多愁善感的情绪化。
可见,信仰皈依的根本就在于这种舍弃一切,撇下一切,改变过往对物质生活的贪婪态度,只注目与我们同在的耶稣基督。
教外人士参加弥撒是否必要,弥撒礼仪中服务人员履行职责与弥撒的专注性是否冲突等问题,济南教区方济牧灵培训中心这次关于梵二精神《礼仪宪章》的讲座,带领广大信众再次领悟梵二会议的重要性,对教会礼仪的遵守、端正参与弥撒态度
这也让我们反思基督徒的态度:基督徒应该对天主圣言开放并且去服务他人。封闭的基督徒结果总是很糟糕,因为他们并非基督徒。他们是封闭的思想家。基督徒应开放于圣言的宣讲以及欢迎弟兄姊妹。
本堂神父绝不能抱持「企业家的态度」。他必须如同耶稣那样与人民同在,与天父同在,「必须从相遇的角度体验一切」。教宗说:「司铎们,你们必须对此反躬自省:我是个懂得相遇的人吗?我是个亲近圣体龛的人吗?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应保持头脑警醒,就像书信中保禄对弟茂德的肯定,我们应像弟茂德一样追随保禄的教训、度日的态度、志向,坚忍,爱心以及保禄在安提约基雅、依科尼雍、吕斯特辣所遭遇的事(宗13:50;14:2-5
我勉励天主教企业家们,要让人听到你们的声音,挺直腰板,以非常诚实的态度对待政治和制度。你们要努力坚决不陷入诱惑,以为只有存在利润的逻辑才能成为企业家。利润固然重要,但不能牺牲公义和工资分配的重大价值。
这种态度源于祂深切的祈祷—并非祈求上主免除苦难,而是祈求能坚持爱的力量,因为我们深知,为爱而自由奉献的生命,无人能夺走。“你们既然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若18:8)。
另外,献身生活也需要出世的精神,入世的态度。献身生活要求我们远离世俗而又亲近世俗。乍一看来,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献身生活让我以出世的精神对待万有,但还要以入世的态度接纳、怀抱、服务于人。
借着圣依纳爵的神操和经验丰富的神师,不但给受培育者奠下坚强的神修基础,而且在服装、仪容、待人接物以及处世的礼仪和态度等细节都非常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