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禧年的呼召:在复活的应许中迈向天父的居所——永恒的幸福
2025-04-27

、“我的父和你们的父”:天人关系的革命性重构。三、“到我的弟兄那里去”:教会作为复活的见证者。四、禧年的实践:在“回家”的旅程中活出子女的自由。结语:在禧年中成为“升天奥迹”的活标志。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为在巴黎举办的“外邦人的庭院”活动发表视频讯息
2011-03-29

所以他来,向你们远离的人传布了和平的福音,也向那亲近的人传布了和平……(弗14—17)。

加尔默耳山(以色列朝圣系列之六)
2012-06-13

、加尔默罗隐修院加尔默罗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字军东征时期,公元1155年,一些十字军军人愿意效法厄里亚先知的精神,留在圣地,在加尔默耳山度隐修的生活。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第十七屆世界病患日文告
2013-02-26

我们应效法「善心的撒玛黎雅人」,俯身在如此忧烦的人面前,以同舟共济的精神,在实际上支持他们。

特稿:东欧基督徒的再醒觉
2014-01-30

另一位代表匈牙利精神复兴的人物是伯多禄.埃尔德(PeterErdo)枢机,他是枢机院里一位年纪较轻的成员。他于一九五二年出生在一个秘密实践信仰的虔诚家庭。

对“慈悲特殊禧年”的思考
2016-02-24

不要忘记精神的慈悲;给疑惑的人建议、教导无知的人、安慰受到伤害的人、宽恕被冒犯的人、耐心地忍受讨厌的人、为生者死者向天主祈祷。如何去感受天主的慈悲仁爱呢?

从神学的角度思考“一路一带”
2016-06-29

、中国以及亚洲宗教特质中的正念神学。正念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层面的通用语,衍生到现在流行的正能量。正念最初起源于亚洲,原指佛教的善德。

志愿者路上的酸甜苦辣
2017-03-28

、做志愿者的阻力2011年,金若翰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于一所驾校,然而工作不甚理想,常感乏味,精神空虚。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2010-07-07

因此可以说,中国精神的重构,关键在政治改革,基础在人心提升。后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而且需要精神信仰的指引。

中国崛起的软肋:宗教
2014-11-10

北京(亚洲新闻)-只要找不到精神价值、不给宗教信仰留下空间,中国就无法成为强国。亚洲新闻通讯社始终强调的这一点,得到了北京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刘澎教授的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