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祭张伏恩神父,共祭神父13位,参礼者有修女近百名,家属及教友约300名。 愿主祝福初愿修女在圣召路上勇往直前!一路走好!
圣枝游行后,举行了感恩圣祭,纪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及受难的开始。
《司铎之培养法令》指出:在大修院中所实施于修生的完整教育,应指向一个目标,即按照耶稣基督乃导师、司祭与牧者的标准,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牧人,使他们知道自己在人前代表基督,“不是来受服侍,而是来服侍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
而诺斯替教派却对女性有所偏好,由此诺斯替教派甚至有女性司祭。
宗徒们传福音时,也拣选了一些伙伴和助手,给他们覆手,祝圣他们为司祭(Presbyter)或司铎(Sacerdos)。一般教友都惯称司铎为「神父」,因为他们协助主教照顾教友们灵性的生活和需要。
受难被捕时,门徒“伯多禄带着一把剑,抽出来向大司祭的仆人马耳曷砍去,砍下了他的右耳。耶稣对伯多禄说:“把剑收回去。难道我不能喝父给我的杯吗?”
所以,天主通过历代的先知们常常批评那些不忠信的宗教团体的司祭和领袖们(拉1:14-2,8-10)。同时,绝大多数人都是纯朴的,也是迷茫的,很容易被误导而被欺骗。
从司铎(司祭职位)代天主位者的角度,我们更能明白“同救赎者”的意义。主教和神父,不只是主耶稣的跟随者,更是在祂的位格上的新的人,是和主耶稣一起的“同救赎者”。
由于害怕当时的司祭长和法利赛等人来抓他们,门徒们都躲藏起来了。听到主耶稣复活的消息后,他们又团聚在一起,然而,仍然害怕,门窗紧闭。
旧约中,以色列民族因与天主的特殊立约关系而被赋予“司祭的国家,圣洁的国民”(出谷纪19:6)的使命,其伦理规范(如十诫)既包含对天主的忠诚(“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也包含对他人的责任(“当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