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外公、外婆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他们传教的热忱,他们始终把教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对教友的热情好比对待自己的亲人,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
的确,只有超性的爱德,就如从耶稣圣心所涌出的始终新鲜的爱德,才足以解释数世纪以来男女修会团体和其它方式的献身生活之所以旺盛的奇迹。
约伯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好人没得到好报,但他始终不怨不尤,坚信天主的智慧高深莫测,坚信天主的一切安排都是对的,坚信天主的赏报不在今世、必在天国。撒殚枉费了心机,只好服输。
正是这批会员朋友和大批爱心人士,对基金会始终信任,并慷慨奉献教育专项基金。”
教宗还说,教会应成为战地医院,始终敞开大门,欢迎任何一位敲门恳求帮助与支持的人;教会应走出自己的围栏,与受伤的人同行,包容他,将他引入得救的泉源。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制药公司,这是一份安逸的工作,且有着足够的薪水,青春的理想始终陪伴着我,追求中让我对社会的各种事情产生了迷茫,有着美好憧憬的我,于是开始眷恋儿时对神父修女的那种爱戴的感觉。
天主的爱始终没有离开过我们。那年厂里效益下滑,下岗一刀切,不过领导让我留下来,条件优厚,但我婉言拒绝了,却不知原来天主要用我,让我到完全是一个新环境的河北神学院给神父做饭,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
因此,天主是完全及始终忠信的。祂的临在坚实稳固,这就是我们信仰的可靠保障。在这慈悲禧年当中,但愿我们完全仰赖天主,体验到蒙受这慈悲宽仁、缓於发怒、富於慈爱忠诚的天主所爱的喜乐。
这静默述说着祂始终关怀被遗弃者的爱,天主子终於填满了那只有以天父无限慈悲才能填满的空虚。天主缄默是为了爱。在这一天,爱,那无声的爱,成了对复活生命的期待。
在每次的相聚交谈中,我更明晰地看清了他的内心世界,他信主、爱主,愿把余生交给天主,愿为天主的光荣作纯粹无私而真挚的奉献,始终坚持文字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