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进德一行赴重庆市开县赈灾在赈灾现场举行捐赠仪式修女为灾民发放赈灾粮本报讯(亦然)10月28日-29日,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受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委员会的委托,奔赴重庆市开县灾区展开赈灾活动
五峰山,济南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下车后,忽然我那么想奔上山顶,对着天空大声说: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于是我对朋友说了我的想法,他豪爽地说:好,拍完录像,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
降生后八日,受割损圣肢之苦;逃避埃及,受颠沛流离之苦,至于隐居纳匝肋三十年,衣食往往无着落,三年传教生涯,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遭人反对,仇恨,嫉妒,驱逐……最终受尽酷刑之后死在十字架上,先知依撒意亚论到他时
“天主受享光荣于天,良人受享平安于地!”可能就是耶稣所许诺的百倍的赏报。据圣经学者的统计,“平安”这个词在福音中曾出现百余次之多。
耶稣在纳匝肋开始祂的使命时,走进犹太会堂,称自己被派来是为了释放受压迫者和俘虏,让盲者复明,开启恩慈之年,也就是开启宽恕和亲近上主之年,开通一条通往天主的道路。
婆婆受公公的鼓励,也参加了学习班,并怀着极大的渴望和信德真实地经验到了天主的爱,体验到了被圣神充满的喜悦,与主相遇的经验使她整个人像重生了一样,告别了过去的痛苦。
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也谈到与食物相关的自私自利。神父阐明:在耶稣的最後晚餐中存在这些元素:首先是为准备这顿晚餐所怀有的爱和耶稣藉着赐予食物所奉献的爱;其次是仇恨、脆弱和分裂。
在谈到光荣颂时,教宗说,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而在圣诞夜,天主的光荣则隐藏在白冷的马槽里,他的光荣是谦卑和爱的光荣,他的光荣是和平。哪里有天主,那里就有和平。
这些神性的概念,几乎是不可避免地暗示着一种泛神论的味道,这就使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的差别消失了。看到这种关系,世物与人的存在就不能说像是母胎的产物,它是以事物的多种形式开始存在的。
“受责而表示悔改,是多么美好”(德20:4a)!我必须把忏悔产生的痛苦加深,亲自去触摸耶稣手脚的钉孔、肋旁的枪伤,探入他的伤口,好能明白,他的苦是为我罪人受的,他交出自己的生命作大众的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