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上次英国教会在媒体上发表公开信,是要表达他们对《人类的生命》通谕的异议,这是一份关于教会在生育控制的训导。 他说,但这次的信不是为了提出异议,而是全力支持教会训导。
论述整体生态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也包含这讯息:大地的美妙与工作的尊严生来就彼此结合。二者并驾齐驱:人若耕种土地,大地就变得美丽。
一九二六年,先教宗本笃十一世在《教会事务RerumEcclesiar》通谕中指出,教会没有别的意图,旨在让全人类参与救赎的果实、让基督的国遍及世界。
若不从圣经,或教宗的通谕带出信仰价值,很容易令人迷失方向,坊间把安乐死说得似乎很合理,可是这是否尊重生命?为我们是很大的挑战。
(NAE#2)宗教对话一词是教宗保禄六世在他1964年的教宗通谕中所提到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首份通谕《天主是爱》中特别帮助我们了解基督徒的爱;教宗方济各更呼吁我们用行动去爱,爱天主,爱人,爱每一个受造物。
正如我在‘在希望中得救通谕’中所谈到的,在解救人类生命和世界于毒害和污染的工作上,我们所做的努力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即使我们看不到明显的成果,或着在敌对势力面前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但我们所做的努力还是同样有其价值和意义
例如,经过长时间的翻译工作后,十二月四日正式出版了越南文的教宗通谕《在真理中实践爱德》。我们希望借此推动越南政府和社会全面认识了解天主教会,了解教会的工作、活动和精神。
教宗在该通谕的开始时讲述了她的经历。她约于9岁时被贩奴者绑架,五次被苏丹贩奴者出卖。为奴期间惨遭虐待,常常被鞭打出血,身上有上百个疤痕。最后被卖给一位意大利领事,随其来到意大利,并认识了主耶稣。
就在那段时期,《真理的光辉》通谕于1993年问世;这份文件阐明,「有些行为绝不可能成为良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