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是信徒独自享有的资产,更是整个人类大家庭的家产,是作爲民主体制国家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基本人权受到尊重与否的试金石。
两个要素有助于定义何为神恩。这个词有点难懂,我来解释一下。首先,神恩是“为众人的好处”而赐予的礼物(格前12:7),是对每人都有益的。
不过,教宗又说,除了思念和愿望的共融外,耶稣也提到友谊的第三个、也是新的要素。教宗说:耶稣为我们舍弃了性命。上主,求你帮助我更好地认识你!帮助我越来越与你的旨意成为一体!
所以祭祀通常包括四个要素:司祭,祭品(牺牲),仪式,目的。如果我们把弥撒与十字架血祭相比较,我们确知二者都有同一位司祭,同一的祭品,即耶稣自己。二者所不同的是祭献的仪式。
枢机指出了「两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有罪之人免于受罚的错误,以及组织架构上的挫败;这二者向教会提出了改变与革新的挑战」。
藉着这三个要素,我们可看到圣神。“保禄宗徒的这个训诲也对我们的团体提出了一项巨大的挑战。接近教会的人有时感到面前有大量的命令和戒律:这不是教会!任何一个协会都可这样做。
她的倾听、回应和完全奉献,就是福传的灵修要素。倾听的特色:圣母用心的倾听,有着完全接纳的姿态及无条件顺从基督救世计划的心情。
从神学的角度来说,该修会的生活基于三个要素:奥斯定会规、圣布里吉达会宪,以及为回应时代变化所修改的会宪。莫尼加修女指出,修会的灵修精神清楚地呈现出来:“基督的苦难对我们至关重要。”
第二种选择需具备的核心要素是,一个称职的院长和一个有凝聚力并竭尽全力的管理团队。首先,把握着修院未来发展方向的院长该具备的首要素养即是有能力将与他合作管理修院的团队成员仅仅地凝聚在一起。
在礼仪宪章中,教会指出普世教会的音乐传统,形成了超越其他艺术表现的无价之宝,尤其配合着言语的圣歌,更变成了隆重礼仪的必需或组成要素(礼仪112)。可见圣乐在教会礼仪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